“皇叔,你说吴越军好对付,你是看不起我?”
“燕王你太多心了,我只是……”李景遂也是不敢示弱。
“臣弟建议派姚凤和皇甫晖领兵江北。”
“父皇儿臣……”
“够了,孙晟你怎么看?”李璟制止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的争吵,转脸问自己的大臣。
孙晟,原来的名字叫做孙凤,又名忌,密州人。是李璟的宠臣。
孙晟这个幼时勤奋好学,更加擅长作诗,文采很好,但是有轻微的口吃。
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道士,公元九二八年奔于吴,等到李昇建立唐国后。
李昇任用他为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李昇的儿子李璟即位后依然任用他为相。
此时听到李璟问他,立刻跪奏道:
“陛下,臣赞成皇太弟的建议,派姚凤和皇甫晖出征江北,燕王率兵抵御吴越军。”
其实这个孙晟是李弘冀一派的人,他说这话是有自己的用意的,正是为了既让李弘冀立功,又不让他犯险。
另一位宰相冯延巳也是点头称是。
于是李璟下令:
“皇甫晖、姚凤为江北统帅,冯延鲁、何延锡为都监,弘冀领兵破吴越,就这样吧。”
李璟的圣旨只是大概的意思,很多人原来的职务还是需要具体的安排的。
具体的李璟任命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军两万前往寿州驻防;
同时任命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担任应援都监,二人率军三万前往定远。
此外,李璟召回了镇南节度使宋齐丘,并与他一起商谈军队指挥事宜;
并任命翰林承旨、户部尚书殷崇义担任吏部尚书,管理枢密院。
大战一触即发。
 ;。。。 ; ;
第四十七章 退守正阳桥
这次大周首先要夺取的是南唐的重镇寿州。寿州是位于淮河流域上的一个城池,位置极其重要。
寿州在历史上也是大有来头的。
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为伐陈军事需要,于开皇八年(588年),在寿春置淮南行台省。
第二年,南陈被平定,于是杨坚下令撤去淮南行省,设置寿州总管府,治理治寿春。
唐武德三年改为寿州,州治所设在寿春,初辖寿春、安丰两县,后增辖霍邱、霍山、盛唐(今六安)三县。属淮南道。
五代十国时,吴国以寿县为忠正军,南唐以寿州为清淮军,此次大周的军队直接围住了寿州。
此时驻守寿州的是南唐名将刘仁赡,他正是清淮军的节度使,率部驻守寿州,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的大将。在南唐,曾经多次升官至武昌节度使。
后来改任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守寿州。
李谷自从被任命为淮南行军行营都部署后,就积极的领军出征,命人在淮河上面搭上浮桥。
使大周的军队顺利的从正阳河度过了淮河,直接围攻了寿州城,大有瓮中捉鳖的意思。
当日寿州就有几千的唐军出城来,攻打周军,可是反而被忠武军节度使王彦超给击败了,同时斩杀和俘虏南唐士兵两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