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咱走吧。”杨花娇拍了拍大嫂的手。
“嗯!”擦了擦眼泪,她们要迎接新的生活。
路过青岭镇,云水谣刘管事远远便看到悠然家马上,招招手,让人把东西搬到车上。
“阿路,这是?”大伯娘有些疑惑,怎么买了那么多东西。
“嫂子,这位是云水谣的刘管事,应该是悠然请刘管事帮忙买的。”
“阿路,时间不早了,你们回去吧。哦,还有这几个小菜。”说罢塞几个食盒到车上。
“多谢刘管事!”
“不用整这些虚的,哪天我拉两坛酒去你家,痛痛快快喝一场!”
“行!先告辞了!”
云水谣,在铃铛镇自然是有的,只是没想到,他们和阿路家关系竟好成这样。
当初吃了多少苦,才铺出今天的路啊。
“嫂子,别想那么多,会好起来的。”杨花娇是三个媳妇最不被陆氏待见的一个。
“嗯!我没事,就是有些感慨。你说说,咱们分家才多久,你们生活得那叫一个红火,我打心眼里高兴,真是大快人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都快要过年了。”
“可不是嘛。”这个年她一点准备都没有,突然搬家。
*
悠然带阿妹去放牛,顺便去菜地摘菜,今日要摘多些,大伯他们肯定缺菜。
然后到两个加工厂看看要不要帮忙。
鸭子供不上货了,现在每日烤脆皮五花肉,叉烧。
天凉,烧烤类的食物需要量也大很多。
*
第二日,大伯娘与堂嫂子来服装厂上工,哪怕她们做好心理建设,但是仍被工作现场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悠然和三伯娘先带两人参观了成品区,两人摸着手上的衣服,都非常震撼。
“嫂子,侄媳,你们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来问我。”三伯娘如今落落大方,说话温温和和。
厂里大家其实多少都沾亲带故,所以都尽量叫名字,一开始都有些不适应。
慢慢的听到别人叫自己名字,可比某某媳妇,某某娘亲,心里舒坦多了。
今日还有一个特别重大的事情,村里的学堂摘牌要招生了。
夫子便是莫五爷家的长子莫钰光。
大家开始给自家娃儿做新衣裳,新书包,要快点去报名,去晚了只怕没名额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把孩子寄宿在下禾村学堂的家长,纠结着要不要把孩子接回村里读书。
又担心村里的学堂不长久,那下禾村那边,肯定不会给他们留席位了。
先看看情况吧。
话说这上禾村,真的是不按套路来。
告示上写的是,不只招收适龄儿童,还招收女子班。
女子班就算了,居然还有成年人班。
这是多缺学生啊,这女子和成年人,到底要去学什么啊?
可是,如果是这般,自己是不是也有机会去学堂?
围着宣传栏的众人,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