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书的那种。
云水谣!这地方居然也有!
那算起来这地方也不太偏僻,他们倒没有选择在那住,没什么别的原因,经费不足。
找了家比较偏的小客栈,一行人暂住下来。
休整一下大家分头行动,染风寒的人先去药铺抓药,另外两个在镇上支起了摊子,售卖他们从上京运过来的各种玩意儿。
这多新鲜呐。
五大三粗的男子售卖各种发饰,这反差感一下吸引了不少人。只是大家都围在远处观望着,几个大胆点的姑娘红着脸上前询价。
慢慢的远处围观的人也凑上前挑选自己喜欢的菏,还别说,这外地的头饰还真的是精致。价钱也贵得吓人。
看热闹的人多,真正买的人少之又少。
“头,咱,咋卖这些?”红着脸问话的是个高瘦的小青年,大家叫他棍子哥。
碗哥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咋知道,爷吩咐的。”说是要掩人耳目,小心行事。
“啊,这。”他们爷不会故意整人的吧,这眼看就要过年了,他们居然南下。
南下就算了,这是干什么,卖些女子的玩意儿。
“别叨叨,我也烦,这鬼天气!”
早晚冻,中午热。
早晚人裹成粽子,中午又像夏天一般。
“阿嚏!”他揉揉发红的鼻子,痒得不行。
“头,咱不如,直接找县令去。就说……”
棍子凑到头头耳边。
“还是你小子机灵!”一巴掌拍到肩膀上,棍子的脸都要裂开了。
两人连忙收摊,折回客栈。
*
县令大人额头透着油光,手里捏着玉佩诚惶诚恐。
这堂下二人正是碗哥和棍子。
二人直接呈上王爷信物,大剌剌说明来意。
县令早就呈过奏折,上头却没有任何回话。
他不敢揣摩圣心,只当这事已经过去了。没想到今日居然的商队,不,不是商队。
是靖王爷的人,亲自上门问这脱谷机的事。
是福还是祸,他也拿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