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明王朝7张面孔总结 > 14 王阳明上 一个特别会打仗的书生(第1页)

14 王阳明上 一个特别会打仗的书生(第1页)

王阳明,原名“王云”,又名“王守仁”,大明王朝弘治、正德、嘉靖时期文臣,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创立了“阳明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

“阳明”二字是王阳明的号,后世人出于对他的尊敬,不直呼其名,而习惯称呼他的号,

王阳明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官二代高干子弟,他父亲王华是成化年间的状元,做过礼部侍郎,最高做到了南京吏部尚书的官职。

王阳明从小就被家人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子承父业,光耀门楣。王阳明虽然从小聪慧,但是他却自幼就有叛逆之心,十二三岁就因为不慢慢私塾先生的死板教学,说出了“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的话。王阳明无心科举,却对军事极有兴趣,从小就自学兵法。王阳明十五岁时,陕西爆发了农民起义,他经然想试图直接上当朝皇帝上疏,献上自己的平叛策略。此举自然是有协异想天开了,被自己父亲斥为狂妄,也就在同一年,王阳明独自一人远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有余,考察边关卫戍现状。

成年后,本就无心科举的王阳明屡试不第,直到快三十岁那年才好不容易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因为有他父亲那层关系,王阳明初入官场的前几年都十分顺畅,官职一步步稳稳提升。几年后,随着朱祐樘驾崩,朱厚照继位后,宦官刘瑾因受宠信,舞私弄权、打压异己,看不过去的王阳明站出来反对刘瑾,这自然遭到了刘瑾的报复,将他贬官,发配到了偏远荒辟的贵州龙场去当一个小小的龙场驿栈驿丞,就连王阳明的父亲也遭到连累,被明升暗降,由大权在握的礼部侍郎变成了闲散无权的南京吏部尚书。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整整待了三年时间,在这期间他悉心钻研儒家典籍,并完全摒弃了程朱理学对儒家典籍的诠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理解,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后来被广为传颂的“龙场悟道”。

之后的几年,王阳明做过几个月知县镀金过度了一后,接着便先后担任过南京刑部主事、吏部文选司主事、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卿等职。可以看出,王阳明在这段时间担任的这几个官职,都是在他父亲这个南京吏部尚书的羽翼之下,受到直接呵护。这就是高干官二代的优势,旁人也只有羡慕的份。所以嘛,所谓的什么我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之一,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也不过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一个,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清高。

在整个朱厚照执政时期,各地农民起义接连不断,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自学兵法的王阳明,也终于在朱厚照执政的中后期等来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他受到了当时兵部尚书的举荐任用,被朝廷擢升为左佥都御史,负责在赣南一带巡抚剿寇。王阳明这个读兵书的学院派对上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流民草寇那自然是降维打击,当地的农民起义很快就被他镇压下去。但是,王阳明深知,这些农民起义都不过是朝廷剥削政策下的无奈之举,武力镇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想要一劳永逸,还需要从改善当地百姓生存现状入手,因此,他一边向朝廷请求减少当地赋税,一边在当地兴办学校、推行乡约,通过教化当地民众,使当地民风为之一新,因为赣南平叛有功,王阳明又先后被朝廷派往闽西、粤东平乱,并都取得了胜利。

朱厚照执政后期,在江西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宸濠之乱”,发动者是就藩于南昌的第四代宁王朱宸濠,即朱权的玄孙,当时王阳明刚接到朝廷委派,准备前往福建履职。他得知朱宸濠叛乱后,来不及向朝廷汇报就继续留在江西,从周边数县征兵调粮,准备应对这次叛乱。同时,为了迷惑朱宸濠,王阳明虚张声势,声称自己已经从周边各州府调集了十几万军队。朱宸濠手里只有六万人马,一时间果真被王阳明唬住了,犹豫了十几天没敢轻举妄动。这正好给了王阳明继续向周边州府征兵调粮的时间。等到朱宸濠反应过来时,王阳明也已经匆忙组建起来了八万兵马,在人数上对朱宸濠形成了微弱优势。再加上王阳明本就精通兵法,他很快就将朱宸濠的叛军打败。

在即将击败朱宸濠之际,朱厚照御驾亲征的消息也传了过来。当时就有人劝王阳明,应再把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朱宸濠放出来,等着好大喜功喜欢御驾亲征的正德皇帝来采摘胜利果实,以满足他的虚荣心,但是王阳明没有听劝,果断下令击溃了朱宸濠的残军,并将朱宸濠生擒。接着王阳明为避免陷入政治漩涡,开始称病不出,因为王阳明此举,事后论功行赏,朱厚照并没有给予他什么嘉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