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大明王朝第六位君主,年号为“正统”与“天顺”,是为“明英宗”。
后世把朱祁镇戏称“瓦剌留学生”,是因为他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走作了人质,总共一年零二个月,被释放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已经当了皇帝,自己竟然“被动留级”了,然后又被圈禁七年。当个皇帝竟然先留学后留级,朱祁镇虽不说是我国历史首份,那也是大明王朝独一份。
朱祁镇是朱瞻基的皇长子,至于他是不是朱瞻基的嫡长子,这件事则则众说纷纭,是一桩历史迷案。因为朱瞻基有两任皇后,第一任皇后胡善祥只生有两个女儿,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氏是朱祁镇名义上的生母,但当时就有不少人传言,朱祁镇其实是朱瞻基临幸的宫女所生,只是从小就抱给了孙氏抚养。
但不管朱祁镇是不是朱瞻基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他自小就享受了独一无二的嫡长子待遇,他出生两个多月就被朱瞻基册封为了皇太子,确定了储君的身份。从小到大,朱祁镇也比他那些兄弟们,都更多的得到了朱瞻基、孙皇后以及他奶奶太皇太后张氏的格外宠爱,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养成了他日后相对任性的性格缺点。
朱瞻基驾崩时,朱祁镇按虚岁来说也只有九岁,这个年纪就做皇帝,朱祁镇自然无法处理朝政。因此,在他当皇帝的前六七年里,一直都是由孙太后、太皇太后张氏于后宫听政,以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这几个顾命大臣辅政。自从朱祁镇做了皇帝后,孙太后、太皇太后张氏因为对他寄予厚望,因此对他的溺爱一下子就减少了,开始严厉对待朱祁镇的一举一动。
朱祁镇,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一下子经受这样巨大的情感落差,自然有些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朱祁镇开始逐渐亲近那些只会讨好奉承他的太监们,其中尤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最得朱祁镇宠信。朱祁镇当上皇帝后的第六年,以大赦天下的方式,正式向大明臣民宣告自己开始亲政,这一年朱祁镇十五岁。
也就是在朱祁镇亲政前后的这四五年间,太皇太后张氏、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先后病逝,孙太后也完全还政给了朱祁镇,不再过问国事。朱瞻基留给朱祁镇的几名辅政大臣里,也就只剩下了一个年逾七旬的张辅,而张辅还是纯粹的武将出身,自身的政治能力也有限,也就是说,朱祁镇亲政不久,就几乎完全摆脱了钳制,实实在在的掌控了天下至高权利。
从这时起,朱祁镇任性妄为的一面,开始逐渐展露出来,他不顾明太祖朱元璋留下来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训,开始重用靠着奉承讨好自己上位的司王振,继而帮自己处理朝政,对王振的话,几乎都是言听计从的。王振此人为人贪婪又好大喜功,在他的一番的折腾下,已经基本平静了二十年的北方边境再生事端。
瓦剌首领先因为不满王振打压他们与大明之间的朝贡贸易,于是悍然举兵入侵大明境内,
瓦剌入侵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朱祁镇又禁不住王振的煽动,不顾其他大臣反对,带着王振和已经七十五岁、基本上行将就木的老将张辅,以及二十多万仓促组织起来的大军,举起大明天子御驾亲征的大旗就浩浩荡荡的向北进发。
当时正值夏天,天气酷热,准备不足的二十多万明军走了没多远,就病倒了一大片人,眼看军中极有可能蔓延瘟疫,随行的其他将领和大臣,也纷纷请求朱祁镇停止进发,回京休整。可是,急于证明自己的朱祁镇死不听劝,依然执意继续前进,一心想要效仿自己父亲当年三千骑兵破敌军的英勇事迹。
接下来的事情就太戏剧化了,朱祁镇率领明军进入大同后,瓦剌大军随即后退,想要引诱明军追击给明军布置一个口袋阵。朱祁镇以为瓦剌人怕了自己,便下令去追,奉命领兵追击的明军将领识破了瓦剌人的诡计,并明情况后建议朱祁镇撤军。此时,明军经过长时间的跋涉行军,军中病人更多,军心更加不稳,朱祁镇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下旨让王振主持撤军。
这时候,王振又出来作妖了,他下令军队从并不顺路的紫荆关撤退,因为这样大军会从他的家乡经过,好使自己能够在家乡人面前威风一把。可是,等到大军走了好长一段路,即将抵达王振的家乡时,王振看到周围即将秋收的庄稼,又生怕几十万大军,从自己家乡经过时会践踏了家乡百姓的庄稼,于是再次下令让大军再次掉头,从另一个方向绕道回京。
经过这几次三番的瞎折腾,明军士兵更累,军心更加不稳,瓦剌人的细作将这个情况禀告给了他们的首领也先后,也先找准时机杀了明军一个回马枪。明军节节败退,最终就连朱祁镇也在土木堡被瓦剌人追上,被抓去做了瓦剌留学生。至于王振,则在乱军之中被气不过的明军将士砍杀了,这一事件史称“土木堡之变”。
话说朱祁镇被瓦剌人抓住后,本来已经做好了必死的打算,谁知瓦剌人根本就没有杀他的打算,而是想用他这个大明皇帝当做讨价还价的筹码,跟大明索要更多的好处,挟持着朱祁镇直奔北京城。可是,瓦剌人打错了算盘,因为负责留守京城的大臣中,有一个铁骨铮铮的于谦,在这国家存亡之秋,他说服孙太后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玉为帝。初步稳定了朝中人心后,于谦又力排众议,坚决不肯迁都与和谈,摆出了跟瓦剌人死磕的态势,最终,打赢了北京保卫战,逼得瓦剌人无奈退兵。
又过了一年,瓦剌人见孙太后、于谦、朱祁玉这些人是真不拿朱祁镇的死活当一回事,又主动把朱祁镇送回了大明。瓦剌人此举当然也没安着什么好心,他们想要挑起朱祁镇和朱祁玉的矛盾,好让大明发生内乱,他们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再往后的剧本情节,大部分还是按着瓦剌人的设想走着,灰溜溜的被放回来后,朱祁镇也没脸跟朱祁玉争夺皇位,朱祁玉也根本没打算还位给朱祁镇,他将朱祁镇奉为太上皇,圈禁了起来。再之后,朱祁玉病重,朱祁镇在孙太后、大将石亨和宦官曹吉祥的帮助下,又发动了“夺门之变”,再次把朱祁玉赶下皇位,还把当初力主拥立朱祁玉称帝的于谦给杀了,已经当了近七年太上皇的朱祁镇又重新做起了皇帝。
只是这一次,历经磨难之后重新掌权的朱祁镇,明显比之前稳重了很多,除了杀于谦做的不太妥当外,再之后的为政举措,只能说是无功也无过。
也不知是不是天意使然,等到几年后朱祁镇驾崩时,也和他亲爹朱瞻基一样,都是临近四十岁便驾崩了,而且都是死在了正月里,朱祁镇没能在文治武功上效仿自己的父亲,但是祭日这一块儿,却来了个完美的复制黏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