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明天再明天是什么 > 第41章 军改的触须(第2页)

第41章 军改的触须(第2页)

没见过世面的皇帝,在赞叹。

“都是神宗皇帝赐下的,哀家不敢舍弃啊”

郑老太妃富态的脸,挂着骄傲和嘲讽。

“听闻皇帝忙于查案,怎有空来探望哀家了”

“大臣们查案,牵涉到了老贵妃之前几位近侍”

“皇帝若要问罪,哀家并无辩解”

呵呵,办你?校哥儿又不傻。

“并无,只是,恐牵涉到福王叔,朕特来告知一声”

老太妃脸上的笑容,冻结了。

校哥儿还没走出仁寿宫,身后就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可怜了那些宝物。

明日叫内侍收拾些出来吧,珍贵文物呢,多可惜啊。

还有,皇宫该大扫除了,算算日子,快了。

-----------------

次日小朝会,老孙头隐晦的提出了“福王可疑”的论点,果然一干大佬跟进了。凡是泰昌帝的臣子,与福王都算是老仇人了,都很有默契。

三大案必须有人出点血,这顶锅的人选,大家都很满意。等一段时间,一干嗷嗷待哺的青衣禽兽,要上场了。

小朝会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辽东功臣的封赏。

首功者熊延弼,挂兵部尚书衔,加太子少保,仍做辽东总督。户部左侍郎毕懋良回京述职,另有任用,不是总督,就是尚书。钦差洪承畴,连升三级,挂兵部侍郎衔,仍做监军。巡按毕自肃升为辽东代巡抚,连升五级,七品小官变为从四品,可以穿红袍了。

武将方面,比较复杂。屡建奇功的曹文诏、不负众望的尤世功、坚韧不拔的张明世、统兵有方的陈策、阵前斩将的马祥鳞。。。。。。。,名单清晰,但校哥儿要行的封赏,不是简单的升职加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不明了,何以辽东有如此多的总兵”

小皇帝多数时间,是不开口的印章,有求,必印。但这木头人一开口,必有大事。

“说来话长,我大明有两种军制。。。。。。。。”

兵部黄尚书耐心解释着,校哥儿心中,当然早有答案。

明朝主要的兵力,是常兵,也就是各地的卫所兵。太祖皇帝有言:“吾不花一分钱,养百万兵”,指的就是卫所制。大明有394个卫,下辖约两千个所,养两百万兵。卫所绑定土地,绑定军户,均世袭不变。起初,打江山的精兵强将编入各地卫所,震慑四方,天下承平。两百多年过去了,世袭的卫所官成为世袭地主,世袭军户成为世袭农奴,还不能脱籍,穷苦疲弱,惨不忍睹,怎能打仗?只能募兵,世袭卫所军官的戚继光,他的戚家军(浙军)也全是外面招募的,没有固定土地和固定军户,不算常兵,算营兵,属于战时体系。

卫所军官体系,都指挥使、都同知、都佥事;指挥使、同知、佥事;千户、百户如此排下去,品级从正二品到六品。

募兵,或者说营兵体系,军职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营都司、守备、千总、把总一套体系。都只是临时职称,区别其差遣,而非职级。总兵等于司令员,但军区总司令和游击队司令都是司令,职级天差地别。所以这体系很乱。

总兵能打仗立功,手握生杀大权,但地位不稳固,一道军令就能解除。而且,为防止粗鲁武夫造反,副将、游击、参将这些下属,就是用来分权的。到了游击职称,往往就能独领一营。比如戚继光成为蓟镇总兵,麾下三万,但直属于他的戚家军,好像也只有两营六千人。

营兵体系,原是临时的,因为需要军饷、粮草、军械,脱离了“以地养军”的初衷。但营兵才是兵,能当国防大任,所以开始永久化,而今大明九边,军费节节高升,每年好几百万。

有仗可打,有军饷可花,有人可杀,就有人在总兵职位上玩出了花。当年的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靠着养寇为患,培养了一批批努尔哈赤。辽东的仗永远打不完,换了别的总兵,却只能打败仗。慢慢的,副将、游击、参将,都由李家人和姻亲担任,出现了所谓的辽东将门,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比上下都有世官牵制的指挥使好玩多了。

后来的吴三桂、祖大寿、左良玉,都是这么玩的。

魏宗贤调查过,辽东早年有三大将门,铁岭的李成梁家族与右卫的麻贵家族号称“东李西麻”,还有他们联姻的开原马芳家族。铁岭、开原都被建奴一锅端了,麻贵家族更因后继无人,更早就迁回祖籍山西大同了。而今稍微能接过李家遗产的,是跟随了李家三代的祖家。三代目祖大寿,而今任指挥使兼游击将军,被熊延弼在清查土地的时候弄了好大一波,但表现很老实。沈阳之战,他被密令调往二线,不允许有任何战功。

校哥儿的土壤上,不准备养殖将门。但他需要优秀且有实权的总兵。大明有个大问题,用文官甚至太监来统帅武将,外行指挥内行。

黄尚书讲完,印章皇帝木木问了一句:

“那到底是总兵们能打仗,还是都指挥使们能打仗?”

喜欢明天再启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明天再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