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心莲寓意 > 第34部分(第2页)

第34部分(第2页)

我们决不照顾、娇惯别人的习气,决不姑息养奸,但是我们要有宽容的心胸,要智慧地解决问题,要合于人世间的正常因缘,而且自己首先要正。

每天工作、生活要认真一些,要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也要清楚自己改正缺点与提高能力、修养、智慧的过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和心不在焉。克服习气,势在必行。赶快行动,不要观望,全面增加自己的能力、修养、智慧和理论水平。行善积德,长足前进。等待是无效的。悲观是无用的。只有从自身做起,带动他人,才走向光明大道。远离冷漠,团结他人,克服习气,稳扎稳打,这是我们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理论水平的真正提高与我们修养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还有,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保持正确的主见。坚持,就是胜利。

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只要不气馁,不急躁,不轻浮,扎扎实实地工作、生活、学习,敢于剖析反省自己,那提高能力的速度就是最快的。

真诚待人,不要勾心斗角和虚伪待人,要有博大的心胸和定力面对别人的非难。冷静,才算修养,才能胜利。克服心浮气躁,克服动不动就认为自己受不了、动不动就闹情绪、动不动就耍闹无常的幼稚与缺乏教养的思想、行为。

不要骄傲,永远前进,永远谦卑做人。多讲奉献,不图回报;宽容、忍辱、柔和,那么给周围的环境带来的自然是祥和。

2007年8月23发布于新浪博客

200、关于“如是我闻”

200、关于“如是我闻”

《心莲百合文化网》转发的留言:请问老师,在佛经里面,为什么开始时都是由“如是我闻”开头呢?有什么意义吗?

关于“如是我闻”的由来,《智度论&;#8226;二》:“佛入灭时,阿泥楼驮比丘,使阿难请问四事……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答:乃至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大意是说,佛要入灭的时候,阿泥楼驮比丘请阿难问佛四个问题,其中第四个问题是,以后的一切佛经用什么字开头?佛说,用“如是我闻”四字开头。

为什么用“如是我闻”开头呢?有什么意义呢?

如是我闻,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就是这样的”的意思。《佛地论&;#8226;一》:“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大意是说,“如是我闻”体现出是阿难自己亲身听闻的,传播佛所教授的话,这样的事情是阿难自己过去曾经听闻到的。

《智度论&;#8226;一》:“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大意是说,为什么佛经都以“如是我闻”开头呢?回答是:对于佛法这个海洋,“信心”能使众生进入,智慧能使众生得到度化,“如是我闻”能使人树立“信心”……不信的人会说事情不是这样的;信的人会说事情就是这样的。

《法华文句&;#8226;一》:“对破外道‘阿伛’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也。”印度外道经开头一般用“阿伛(欧)”二字,为了区别于外道,佛经均用“如是”两个字开头。

《智度论&;#8226;卷二》认为佛家弟子应依止于经典中的法,“法”并非仅指佛所说的内容,也有由佛弟子、仙人、诸天及化人等所说的法。为了令众生信顺此等均为正法,并使佛灭度后,法永远不失,永远正确地传于后世,所以释尊对阿难说,须在经典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

2007年8月23发布于百度博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01、关于佛的头疼

201、关于佛的头疼

《心莲百合文化网》转发的留言:老师讲了佛头疼的原因,请问老师,如果佛再来到世间度人,他还会头疼吗?如果是,为什么,是为了教育人,给世人示现吗?

以下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要清楚佛的能力。佛的能力是建立在奉献的基础上的。基于此,佛所做的事情要看能否引导众生向善,能否化度众生。佛的身体是很健康的,所以一般不会有什么疾病。但同时佛的智慧也是无限的,是否示现疾病,就像我们上文说的那样,看能否引导众生向善,能否化度众生。

佛的行为是自然而不假修饰与特异的夸张的。因为佛是因缘和合理论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我们持久刻苦地学习佛学理论,不断提高理论学习水平,并积极实践,就是对佛的问讯,就是对佛的身体的关心。因为佛往往为众生的生命解放事业而操劳,我们努力学习与实践,修养上去了,那就让佛陀省心多了。我们注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其思想就和佛是融通的了,这也是对佛的问讯与关心。

不要悲伤,乐观向上,让我们共同努力,绝不辜负佛的期望,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2007年8月23发布于网易博客 。 想看书来

202、关于持之以恒的精进

202、关于持之以恒的精进

博友留言:人要想帮助他人,在自身上真是要加强不断的学习才行!积极不懈怠的、不知满的、谦卑的学习一切佛法和常态的知识。为了帮助他人而不断完善自身!只有这样的学习和修养才会有力量和劲头的吧,版主?怎样才可以一直不懈怠的学习下去?怎样才可以持之以恒的有大精进力呢,版主?这个问题问过不知多少次,版主您也不知回答了多少次,为啥在改变自身这方面是如此的不长进呢?是缺少责任心?无论是对他人还是社会乃至于自己?还是缺少誓愿和为他人生活幸福的使命感?请您赐教!

关于保持持之以恒的大精进力的问题,斑竹有如下参考性建议。

1、要学会寻找学习的乐趣。如果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当然喜欢持之以恒地精进了。而这个乐趣的寻找,需要自己去摸索,别人是替代不了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