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我们从牛马场客车站坐车去往一个叫天泉洞的地方,大约三个半小时的行程,到了一个苗族县小城,一问客车司机,他说天泉洞是一个旅游景点,车站有小面包车直达。
我们上了一辆看起来很破旧的面包车,师傅很热情,一个劲的说欢迎来我们县城旅游,这里民族特色浓厚,苗寨村落多,风土民情古风古色。如果要深入了解民风民俗,最好租个向导,说着递给了我们一张卡片,说有什么需要的地方,打电话就可以。
小车在蜿蜒的水泥马路上摇摇摆摆爬行,车窗外青山耸立,白云萦绕,远远望去雾缠山腰,犹如一副刚完成的水墨丹青,说不出的清新脱俗,却又有一丝丝与世隔绝的沧桑感,这也许是我想到曾经僰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土生土长,却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洪流之过,已化作一段历史。
钱无用这孙子坐在前排打着瞌睡,一副悠然自得的怂样,似乎此去掏金如探囊取物。
小哩坐在我身旁,时不时逗玩下那只小貂,时不时又取出食物喂养它。
我把白布宝图拿出来揣度,见其间山脉走势勾勒的如此急促,像极了车窗外的群山峻岭,心里暗道,也许来对了地方。
司机踩出一阵轰轰轰的油门声后,面包车突然一个急刹,师傅说:“到了!这是前洞,从这里进去就可以了!”
我们付了车钱,来到天泉洞前门,只见一个天然溶洞出现在眼前,洞口有二十米左右高。十五元买了三张门票,我见刚好有个旅游团进去,催促钱无用和小哩赶紧跟了上去。
旅游团的美女导游一路用喇叭介绍着喀斯特溶洞内的景观,我们则跟在最后竖起耳朵捕捉一些有用的东西。
这个溶洞可谓浑然天成,形似一个地下走廊,其内又有多个分支的小溶洞,但都如同“死胡同”一般,没有贯通其它的溶洞,只有一条大溶洞横穿地底,一路缓缓爬升而上。
“各位旅客,请注意请注意!左边的溶洞不能进入!这里还未开发!”这时我听导游喊到。
我顺着洞内的灯光看去,见有个溶洞口被乱石堵住了一半的入口,旁边写了一块警示牌“禁止入内,小心危险。”
这时我前面的一位大婶突然喊到:“嘿,小伙子!你们好像不是我们团队的哒!?”
此声一出,前面的人都扭头往后看了过来,顿时队内一片哗然,
“他们不是我们团队的!”
“想吃白食去其他地方!”
“浑水摸鱼哒,好不要脸!”
……
钱无用想要回怼,我拉住了他,对人群说道:“不好意思!路陡道窄,挤不过去,请让让!”
大妈们拉着一副长脸,让出一条道来,我们三人挤了过去。沿着白石小径爬了百余阶,前方突然豁然开朗,一道天光射来,我们抬头望去,遥远的洞顶有个亮口,我见洞壁又有一排z字形的石梯曲折而上直达那个如碗口般大小的亮口,想必那里就是后洞出口了。
三人又吃力的蹬梯而上,只是苦了钱无用这肥仔,来到后洞口,我的眼前之景更是壮观。
一个偌大的天坑出现在眼前,形如一个巨大的漏斗直插大地,这个后洞口正好在漏斗最底部。
漏斗四周崖壁陡立,很多凸出的山岩乱石穿空般挺出崖壁,洞底口有条小路盘旋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