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义在鲁郡府一住就是一月,看着府中的枣树发了芽,心情好了不少。
这一月,他没有见任何女子,连同夜与李秀宁到来,也未接见。
现青州西,东郡。驻扎十万大军,有卢十一为大帅统领;他手下十位万人将,都是从军中通过比武逐步提拔上来的,军中威望甚高。
青州南,启阳郡。驻扎五万大军,统领大帅为卢十八,他还有一封号,剿匪将军。
他带领的兵负责绞杀青州境内所有郡、县山中盗匪。
军中留下的不到万人,手下四将,分布在琅琊郡、胶东郡、平陵郡、东郡。执行着卢十八下达的剿匪任务。
卢十八亲自率领一队在启阳郡执行着剿匪任务。
五十万俘虏,已经有三十万投入到青州的建设之中,还有二十万身体没有调养过来,接受着改造,准确说他们有成为精兵的资格,在各郡之地接受着最为严格的训练。
能够训练他们的,都是从后山接受过深度改造出来的盗匪。
这二十万俘虏,现在也有了新的名字,就是新军,不但要接受身体上的改造,还要接受思想上的转变。
卢十八手下剿匪将领,每到一郡都有调动当地新军的权利,他们是否能够通过考核,就要看在剿匪之战中的表现。
却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剿匪的,必须身体敏捷,熟悉山中习性的人才行。
选拔进来的新军,只要在剿匪中能够活下来,就代表着他们成为了老兵,除了能够享有军饷之外,还能享受青州所有政策之内的福利,除此,受伤退伍还能安排其它工种,继续享受薪资待遇,与军饷无二。
所有的新兵没有不想成为老兵的,他们在濮州都没有享受过这般待遇,再说丰盛的吃食,可不是当濮州军能够比拟的。
在这里他们有了希望,有了盼头,不管是青州还是濮州以前都是卢国,现在的镇国公就是卢相的嫡子,这与自己是卢国人没有任何区分。
思想教育,也是初步有了成效,让卢思义甚是欣慰。
至于那些来领褒奖的,凡是子嗣前来的,就定居在了鲁郡。
鲁郡给他们建立起来一所国子监,并非让其前去邳都。
祭酒竟是孔家上代家主,孔子义担任,可谓名声鹊起。
然那些领了粮食,换了粮票的,多数被打劫了去,这也是有了剿匪大将军的由来,也让各郡县的官员都愿支持这些剿匪事业将卒的主要原因。
至于留在鲁郡国子监里面的学子,他们学得可不是什么之乎者也,院围墙高六米,没有一人能逃出来,每天都能听到哀嚎之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这国子监方圆十里之内并无房舍,都是国子监外围之地,归属国子监所有,外人不得踏入,虽然没有设任何禁止,也无人靠近。
这些地方是要改造的,只是现在人手不够。
万物复苏也许是一个好的兆头,真的有经商的人向青州赶来,最远的有京洛的,嘉国的。
他们不管是路过沛都还是帝丘,一路畅通无阻。
通过嘉国来的商人,卢思义得知嘉国攻占了戎国、济北国,今年冬有可能攻打广阳国。
京洛南下攻破了吕国,宋国归入京洛直属管理,宋国主改为王爵。
至此,周边再无战事。
然进入青州的平民没有见一个身影,周边就算是战乱也没有人逃亡青州的,实在是路途遥远,周边的山寨都过不去,若是山匪人、财都要还好,只劫财,就无生存的可能。
卢思义心情好上一刻,接着眼中露出担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