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妈被这个念头吓得赶紧转身往屋里走,她得好好查查这些钱,然后,把它们藏到一个可靠的地方。
她还没来得及转身,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狗蛋儿的尖叫声。
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一眼看见儿子的两只手举得老高,就像鬼子投降那样儿,两只平时白白瘦瘦的小手,这会儿变成了紫黑色,上面还沾着粘乎乎的什么东西……
桔子和小多出村的时候,明明是往北走的。
她们顺着村口北面的山谷一直爬上旁边那座高高的山头时,早晨的太阳正好从东方升起。可是站在高处一望,被村子背后高高的山峰挡住了的阳光,却只给整个半坡村投下了一个巨大的阴影。
不知怎么,现在桔子看着村子的黑影,只觉得脚步轻松了。
她的潜意识里头是多么希望走出这个太阳阴影下的村子,一直走到阳光里头去呀!也许离开这个地方,她的日子会是另外一番样子。
她想起了最近村里接连失踪的女人,她们临走时的心情大概跟她现在是一样的,跟了别的男人到一个期望中的地方,去寻找梦想中的幸福,那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感觉吧?
桔子不由得又想起了大龙,她想,如果大龙不出去打工,两个人的小日子也许还是过得去的。
现在她真有点儿后悔,当初为什么就鬼迷心窍地放大龙出去了呢?
桔子回望着半坡村的影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两个女人虽然平时不怎么出门,但毕竟是山里头长大的,走起山路来脚下生风。她们很快钻进了一片片黑鸦鸦的老林子,林中根本没路,反正觉得哪儿好走,就往哪儿走。
就这样很快翻过了一座山。
又翻过一座山。
桔子觉得脚底下非常有力气。
林子越来越密,走在里面不见天日,好像天阴了似的。
桔子觉得背后一阵阵凉沁沁的,寒气从脚下一丝丝、一阵阵地升腾起来,一点儿也不像林子外面的初夏那样,暖洋洋的。
后来,不知怎么走着走着,她们就发觉好像是转了向。
那个顽强地透过林枝洒进来一些光斑的太阳,一会儿跑到前边来,一会儿又跑到后边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
如此反复了几回,桔子和小多心里就都有些慌慌乱乱的。可谁也不愿意先张口捅破这层“窗户纸”。
到了下午,两个人又饥又渴地进了一条狭长的山谷。两旁密密层层的林木把她们夹在中间的一条山沟里。
只好沿着山沟一直往上……然后,就到了眼下这个和传说中一模一样的“迷魂谷”。
一进了这个四面环抱着黑鸦鸦的山峰、里面阴森森不见光亮的长圆形山谷,桔子顿时有一种被扔进了一口深井的恐怖感觉。
抬眼看去,四周被浓林密布的山峰团团围住,犹如屏障。而最可怕的是,每一座山头都是一模一样的,好像老太太的剪纸窗花一样,完全对称!
桔子站在山谷的中间,转了个圈子这么一看,立时心慌意乱、冷汗直流。
“咱们是从哪儿进来的呢?”她的声音止不住地发抖。
“好像是那边儿。”小多指了一下左面,“又好像是那边儿?”她又指了一下后面。
很快地,小多便不再吭声,她瞪着两只怯生生的眼睛看着桔子,突然间被眼前的景象和自己的模棱两可态度吓坏了……
桔子急忙低下头去察看地上的脚印,可是那铺了厚厚一层树叶和毛绒绒的地衣的林子里,竟连一丝儿来时的踪迹都找不到。
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一下子在她脑子里闪了出来:“迷魂谷”!
这“迷魂谷”位于东北深山老林之中,抗日战争时期是抗联经常出没并与日本鬼子周旋的地方。
那年冬天大雪封山后,一队抗联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钻进了迷魂谷。鬼子依仗人多势众,紧追不舍,意欲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供给不足的恶劣形势下,置抗联将士于死地。
结果,直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也没见到一个人从山里出来,两队人马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此,便有了“迷魂谷”的传说,说是这大山之中有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所在,不论人畜,只要踏进了山谷,就再也找不到来路,最后只能冻饿而死或葬身虎口。
土改时,一股顽抗的土匪被解放军追兵逼进了迷魂谷后,就再没了踪影。
到了秋天,半坡村里即使对方圆几百里山林了若指掌的采参人,也偶有进了迷魂谷便一去不返,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在半坡村人的眼里,神秘的迷魂谷就像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巨型怪兽,不停地往肚子里吞人,连骨头都不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