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糟糕,我跟机场也联系不上,看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飞回特塞尔去。”施因德勒少尉的声音清楚无误地从耳机里传出。
“我完全同意。”埃赫曼大声回应,“只要我们有一个人能飞回去,就能让指挥部知晓敌舰队的踪迹。记住了,敌舰队目前的航向是由北往南,整体航速在10节左右。”
“收到!我现在已经调头往回飞了,希望我们能在机场碰面!”施因德勒少尉回答说。
有了双保险,埃赫曼准尉心里踏实了不少。他转过头全方位地观察形势,尾随追击的白色战机依然是四架,两架在跟自己差不多的水平高度,两架位于五六百米的高空,由此封住了自己调头回去的路线,海面上散布着多艘警戒舰艇,需要谨慎地避开它们才能将返航的风险降至最低——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过了约莫七八分钟,埃赫曼突然发现前方空域有大群白色战机,其中一些正从高处往下降。
粗略估算时间,空袭亚速尔群岛的第一波敌机正好返航归来!
埃赫曼打开左手边的无线电讯号发射钮:“莱斯!莱斯!能听到吗?”
这一次,耳机里只有沙沙声。
“见鬼的西门子!”埃赫曼无从探寻原因,只能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到无线电设备制造商头上。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西门子如今已是欧洲最大的跨国电气公司,雇员数量超过20万,分支机构和投资企业遍布数十个国家,通讯设备及运营是其支柱产业之一。早在普鲁士时代,西门子就是军方的重要合作伙伴,到了20世纪初,德**队的通讯装备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是从这个实力雄厚的寡头企业所采购。尽管技术水平世界一流,西门子制造却并不像高层期望的那样牢靠,即便是在条件不甚恶劣的训练演习中,因技术性故障造成的通讯中断也时有发生,到了实际条件更加复杂的战场上,这些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让人实在不敢恭维,然而追根究底,这些问题多是源于现行技术的局限性,而不是产品的设计或者质量问题。
前有阻敌,后有追兵,油料已无半点富余,埃赫曼别无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往前冲。为了提高机动能力,他将飞机稍稍拉起,使之在海平面200米高度平飞。眼看着迎面而来的数架敌机越来越近,他摒除心中杂念,冷静观察形势,试着从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
少顷,第一架白色战机进入射程,埃赫曼没有妄动,他右手握着操纵杆,左手把住节流阀,双脚轻抵踏板,整个人如弹簧般压紧。只待前方的敌机迸射火舌,瞬时手脚并用,推杆踩板,驱使战机进入斜向下的螺旋通道,锵锵避开迎面射来的子弹,在高度计读数即将归零的时刻,他展开襟翼,将节流阀开至最大,令战机恰到好处地改回平飞,接着刻不容缓地重新拉起。
埃赫曼来不及多喘一口气,第二架白色战机从斜上方冲杀下来,一击而中的气势宛若以此为生的猎鹰。换做资质平庸、经验普通的飞行员,面对这样的必杀招数恐怕只有束手就擒,但埃赫曼既然被中队长选为僚机飞行员,自然有他的不凡之处。就在敌机开火的刹那,福克g…51连续向右横滚两周,以简洁明快的“滚筒”避开百米开外打来的连串子弹,惊险之处,几发子弹射中了左侧机翼靠近翼尖的部位,所幸没有损坏任何管线,区区几个弹孔还不至于影响这架德国战鹰的正常飞行。
接连做出两次成功规避之后,埃赫曼的飞行高度处在了海平面三四十米的较低位置,鱼雷机喜欢从这个高度发动攻击,战斗机则不同,太低的飞行高度使之无法施展俯冲或螺旋下降的战术机动,所以埃赫曼的想法是尽可能保持着两百米的高度,然而他刚刚开始爬升,始终尾随在后的两架白色战机又猛扑上来。第一架朝埃赫曼开火时,德国飞行员猝不及防,万幸的是,对方的射击居然打偏了;几秒之后,第二架敌机开火了,这时候埃赫曼的座机已经进入“滚筒”状态,也即水平的横向滚动,所以这架白色战机也错失了击落目标的上好机会。
转出“滚筒”,埃赫曼顺势拉升,然后做出了一个标准的“殷夫曼机动”,这个空中跟头一翻,被攻击者抢占了攻击位置,两架从后方追来的敌机呈现在埃赫曼的瞄准环中,他不失时机地开了火,准头稍偏,但他立即小幅度拉起机头,连串子弹随之扫过敌机。
无法确保击落,甚至来不及确认战果,埃赫曼果断拉升,倾全力向高处攀去。
第110章 勇者无惧 下
明媚阳光照耀下的特塞尔东部军用机场,单翼的福克g…51和双翼的福克…xi一架接着一架离开跑道,在空中集结然后一队接着一队向北飞去,悦耳的轰鸣声让坚定者士气振奋,悲观者重拾信心。德意志帝国苦心经营的大西洋要塞,岂是这么容易被美英联军踢翻的?
此时的机场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冯…里希特霍芬上校俨然成了与众不同的一个,他默默站在机库旁,左手遮阳,凝目远眺。前去迎击敌方第二波空袭机群的德军战鹰逾百,不论身处其中还是从旁观望,莫不感到声威浩荡、气势磅礴。第33战斗机联队此次出动战机30架,大多数是从储备机库里拖出来的福克…xi,其战斗性能较福克g…51低了一个级别,而且飞行员们平日操练均在使用后者,临时更换机型,对技术发挥多少有些影响。如若第二波敌机仍有第一波的数量,且以舰载战斗机居多,那么接下来的空战必将惨烈异常,胜负几何还很难说。要是敌机再次突破空中防线对机场实施轰炸,后面的仗就真的很不乐观了。
“我们的男爵阁下看起来有些惆怅啊!”
这诙谐的腔调来自于一名身形略显瘦小的德**官,他头戴船型便帽,身穿白色的空军夏装,左手打着石膏吊带,蹬着一双时髦的大头皮靴,优哉游哉地走到里希特霍芬身旁。
里希特霍芬放下右手,脸上并没有挂着对方所说的忧伤。
“冯…特勒伯格男爵阁下,您的伤还没好呢?”
这名身材瘦小的军官跟里希特霍芬同等军阶,他的领口佩戴着一枚别致的蓝色勋章,但这并非大名鼎鼎的“蓝色马科斯”,而是皇冠佩剑骑士勋章——巴伐利亚王国颁布的军功勋章。他自嘲地笑了笑:“否则的话,我现在可能没机会站在这里跟您说话吧!”
“那也未必!”里希特霍芬神态平和地说道,“冯…达维尔少校在训练中历来是您的手下败将,今天一口气打下了三架。只要运气不是太差,击落两三架敌机对您来说应该很轻松。”
小个子军官听出了里希特霍芬客套恭维的意思,他没有沾沾自喜,也没有恼怒反讽,而是淡淡问道:“我们的对手这么不堪一击?”
里希特霍芬轻吁了口气:“跟想象中的差不多,但他们胜在策划了一场绝妙的突然袭击,居然瞒过了我们所有的情报机构……”
小个子军官不满地哼道:“我看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情报部训练出来的家伙太愚笨,他们在一个地方呆上半年,可能还不如我们靠港停泊一个星期搜集到的情报来得多。”
里希特霍芬以遗憾的表情表达自己的赞同之意。
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已无多大意义,小个子军官话锋一转:“阁下觉得这场仗我们能赢吗?”
里希特霍芬沉吟道:“这场战争我们肯定能赢,但亚速尔群岛之战……我觉得很悬。”
“哦?”
“您看,战争才开始几天,敌人就调派舰载航空部队对我们发动猛烈突袭,这没有非常充分的准备怎可能做到?我甚至觉得美英舰队在战争还没打响之前就已经集结好了,而空袭显然不是他们唯一的攻击手段。”
“您是说……后面还会有舰炮轰击和登陆行动?”小个子军官用右手摸了摸刮得溜光的下巴,然后环顾四周,只说了半句话:“看来我们得尽力保护好余下的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