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弊位的礼仪
一般的宴会,除自助餐、茶会及酒会外,主人必须安排客人的座位,不能以随便坐的方式,否则会引起主客及其他客人的不满。尤其有外交使团的场合,大使及代表之间,应前后有序,不能相让。
2弊来蔚乃承
一般家庭的宴会,饭厅置圆桌一台,自无桌次顺序的区分,但如果宴会设在饭店或礼堂,圆桌两桌,或两桌以上时,则必须定其大小。其定位的原则,以背对饭厅或礼堂为正位,以右旁为大,左旁为小,如场地排有三桌,则以中间为大,右旁次之,左旁为小。
3毕次的安排
宾客邀妥后,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目前我国以中餐圆桌款宴,有中式及西式两种席次的安排。两种方式不一,但基本原则相同。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下列原则:
(1)以右为尊,左为卑。所以如男女主人并座,则男左女右,以右为大。如席设两桌,男女主人应分开主持,则以右桌为大。宾客席次的安排亦然,即以男女主人右侧为大,左侧为小。
(2)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不能逾越。
(3)职位或地位相同,则必须依官职传统习惯定位。
(4)遵守外交惯例,依各国的惯例,当一国政府的首长,如总统或总理款宴外宾时,则外交部长的排名在其他各部部长之前。
(5)女士以夫为贵,其排名的秩序,与其丈夫相同。即在众多宾客中,男主宾排第一位,其夫人排第二位。但如邀请对象是女宾,因她是某部长,而先生则官位不显,譬如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长,则必须排在所有部长之后,夫不见得与妻同贵。
(6)与宴宾客有政府官员、社会团体领袖及社会贤达参加的场合,则依政府官员、社会团体领袖、社会贤达为序。
(7)欧美人士视宴会为社交最佳场合,故席位采分座的原则,即男女分座,排位时男女互为间隔。夫妇、父女、母子、兄妹等必须分开。如有外宾在座,则华人与外宾杂坐。
(8)遵守社会伦理,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在非正式的宴会场合,尤应遵守。如某君已为部长,而某教授为其恩师,在非正式场合,不能将某教授排在该部长之下。
(9)座位的末座,不能安排女宾。
(10)在男女主人出面款宴而对座的席次,不论圆桌或长桌,凡是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人(余类推),座次的安排,必有两男两女并座的情形。此或然无法规避。故理想的席次安排,以六、十、十四、十八人(余类推)为宜。
(11)如男女主人的宴会,邀请了他的顶头上司,经理邀请了其董事长,则男女主人必须谦让其应坐的尊位,改坐次位。
(三)中餐出菜的顺序
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有时种类可多达十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凉拌海蛰皮、皮蛋等。
有时冷盘之后,接着出四种热盘。常见的是炒虾、炒鸡肉等。不过,热盘多半被省略。
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菜,多于适当实际上桌。如菜单上注明有“八大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
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在豪华的餐宴上,主菜有时多达十六或三十二道,但普通是六道至十二道。
这些菜肴是使用不同的材料,配合酸、甜、苦、辣、咸五味,以炸、蒸、煮、煎、烤、炒等各种烹调法搭配而成。其出菜顺序多以口味清淡和浓腻交互搭配,或干烧、汤类交配列为原则。最后通常以汤作为结束。
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
(四)筷子礼仪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进餐用具。握筷姿势应规范,用餐时如果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盘子上,这样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请服务员换一双。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进嘴里,或用舌头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杯子。有事暂时离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应把它轻放在筷子架上。
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
(五)调羹的使用
调羹也是中餐中常用的餐具之一,它同使用筷子一样,也有一定的讲究。
手持调羹的方式。右手持调羹的柄端,食指在上,按住调羹的柄,拇指和中指在下支撑;有的人持调羹的方式是拇指在上,按住调羹的柄,食指和中指在下支撑,这是不正确的。
使用调羹,主要是喝汤,有时也可以用调羹盛装滑溜的食物。尤其是在喝汤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笔褂檬保不要将调羹碰碗、盘发出声响。从外向里舀,调羹就口的程度,要以不离碗、盘正面为限,切不可使汤滴在碗、盘的外面。
2焙忍朗辈荒芊⒊鱿焐。有的人对此不太注意,嘴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这是十分粗俗的。
3辈灰以口对着热汤吹气。有时端上桌的汤很烫,这时,应先少舀些汤尝一尝。如果太烫,可将汤倒入碗里用调羹慢慢地舀一舀,等汤稍许降温时,再一口一口地喝。
4辈灰将汤碗直接就口。当汤碗朝左的汤要喝尽时,应用左手端碗,将汤碗稍微侧转,再以右手持调羹舀汤。不要将汤碗端起来一饮而尽,这样做不符合餐桌礼仪的要求。
(六)夹菜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