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人际关系编织的网络,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社会中孤独地生存,为了生活,我们就必须与人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你在社会生存中的难易程度。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处世的分寸,掌握了处世的分寸,你就会活得轻松,人际关系融洽。
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是稻穗,昂头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里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富兰克林年轻时,去一位老前辈的家中做客,昂首挺胸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进门,“嘭”的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记住了,也就成功了。
当今社会,为人处世,只要稍有点处理不当,就会招致不少麻烦。因此,为人处世中,我认为关键是要学会低调!
为人过于直率,不知隐黑,激情冲动往往是幼稚、肤浅所致,要做到不管是在顺境或逆境时,都能以低调的态度对待。
学会低调做人,是处世的一门基本学科,是为人的一种至高境界,是认真生活着和生活过的人的一种很好的体会、总结。“低调做人”被一切真正的成功人士奉为圣经。
我们都知道,外面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但又是一个让人特别无奈的世界。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得意时不要太张扬,失意时不要太悲伤。”爱因斯坦由于创立了相对论而声名大振。有一次,他9岁的小儿子问他:“爸爸,你怎么变得那么出名?你到底做了什么呀!”爱因斯坦说:“当一只瞎眼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行的时候,它看不见树枝是弯的。我碰巧看出了那甲虫所没有看到的事情。”
然而,让事情更糟的是,你在得意时越夸耀自己,别人越回避你,越在背后谈论你的自夸,甚至可能因此而怨恨你。同时,骄傲的人必然妒忌,他喜欢那些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他对于那些以德行受人称赞的人会心怀嫉恨的,结果,他就会失去内心的宁静,以至于由一个愚人变成一个狂人。
在一般情况下,忍住显示自己才智的欲望,可以获得更多才能,保持不自满的心态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炫耀自己的才能,招致他人对自己的妒忌、诋毁、攻击、陷害。
相反,过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过分地招摇,首先会招致对自己的损害。历史上的名人、能人、英雄豪杰,都是身怀绝技,但他们也都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的道理,所以要想赢得胜利,后发制人,就要保持低调,不轻易地暴露和表现自己的才能。
西汉时的韩信,曾经家里贫穷,没有事干。曾有个人欺侮韩信说:“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佩带剑,其实内心怯懦。”并且当众辱骂韩信说:“你若不怕死,就刺我一剑;如果怕死,就从我裤裆下钻出去。”韩信仔细看看,想了一下,俯身从那人裤裆里爬了出去,全街的人都笑韩信怯懦。
后来,滕公向汉高祖刘邦说起韩信,开始时刘邦不知道他,于是他就逃走了,萧何亲自追他,并对高祖说:“韩信是无双的国士,你要争得天下,非要韩信不可。要拜请他,选一个日子,要斋戒、设立坛位、完备礼教才行。”刘邦答应了他,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取得天下之后,韩信被封为齐王,位为淮阴侯。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他们为人处世,以谦虚好学为荣。常以自己的无知或不如人而惭愧,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向别人求教,丰富和完善自我是他们的目的。即使自己确有才智,也不会四处去出风头,不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克制和忍耐住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
低调作为一种做事的手腕,特别是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对自己的朋友、上司,你不可能事事据理力争。对于自己的长辈、老板的某些指示、某些命令,由于主观理解上的偏差而得不到很好地实施,而你却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在这样情况下,上司、长辈、老板、领导对你批评和指责是很正常的,不要急于辩解,认为自己无比委屈,其实错误就在你的身上。
学会低调做人,就要不喧闹、不矫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那只是肤浅的行为。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备忘录:
做人低调是种智慧。
低调,是所有成就大事业的人的共同特征。
低调可以促使一个人的身心成熟,以便大展宏图。
2.人情做足才有“杀伤力”
“感情投资”是为人处世的有效手腕之一,只要你有足够的投资,就一定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搞活关系,也要从这一点做起。
一个人可以有好几种投资,对于事业的投资,是买股票;对于人缘的投资,是买忠心。买股票所得的资产有限,买忠心所得的资产无限。
很多人都有一本或数本的银行存折,如果你年初存5000元,到了年底,你会发现,存折上不只是5000元,还有利息!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真正头脑灵活的人,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给予”的。而受到此种看似不求回报的好意的人,只要稍微有心,绝不会毫无回礼的,他会在能力所及的情形下与你合作。透过此种交流,彼此关系自能愈来愈亲密,愈来愈有力,终至成为对你很有帮助的人。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一些酒肉朋友经常不欢而散,人们不禁感叹:人生难得一知己。要想获得一知己,你必须付出一份真诚。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人或好意,往往带给人意外之喜。这种情形下,心中常常只有感动二字。所以,为了要让对方脑海中为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意想不到的行动是很具效果的。
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他手下的一个将领煎药,在吹风鼓火时,烧着了胡须,当侍从们赶来时,他莞尔一笑,说:“但愿他喝了这药病就好了,胡须有什么可惜的呢?”一个皇帝为他的手下亲自煎药,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怎不叫属下以死相报呢?人情的杀伤力可谓大矣!
处世高手都善于感情投资,因为投入一分人情,别人会以双倍利息的人情送还。人生什么钱债都可以还清,但人情债是永远还不清的。投资感情,收获人情,一生何处不逢春。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据记载,这四个人的门客有时多达3000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投到门下,他们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他们以养士而著名,也因养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国家。要养士就要有大度的性格、容人的雅量,不然则会所养非士。在这一方面孟尝君容人、容才的度量就不是一般人能学得到的。孟尝君的一个门人与孟尝君的夫人私通,有人看不下去,就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作为您的手下亲信,却背地里与您的夫人私通,这太不够义气了,请您把他杀掉。”孟尝君说:“看到相貌漂亮的就相互喜欢,是人之常情。这事先放在一边,不要说了。”
一年之后,孟尝君召见了那个与他夫人私通的人,对他说:“你在我这个地方已经很久了,大官没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干,卫国的君主与我是好朋友,我给你准备了车马、皮裘和衣帛,希望你带着这些礼物去卫国,为卫国国君效劳吧。”结果,这个人到了卫国受到重用。
古语曰: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而孟尝君却能容忍偷妻者,其度量可谓大矣!可是,物有所施,亦有所报。
后来齐国、卫国的关系恶化,卫君很想联合天下诸侯一起进攻齐国,那个与孟尝君夫人私通的人对卫君说:“孟尝君不知道我是个没有出息的人,竟把我推荐给您。我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杀马宰羊,进行盟誓说:‘齐、卫两国的后代,不要相互攻打,如有相互攻打者,其命运就和牛羊一样。’如果您联合诸侯之兵进攻齐国,这是您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并且欺骗了孟尝君啊。希望您放弃进攻齐国的打算。您如果听从我的劝告就罢了,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人,也要用我的热血洒溅您的衣襟。”卫君在他的说服和威胁下,终于没有进攻齐国。?如果当初孟尝君听信了别人的话把那个与夫人私通的人杀了,又有谁能站出来阻止卫国对齐国的进攻呢?看来是孟尝君的宽容感动了那个与妻子私通的人,所以这个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劝阻这场战争,这难道不是孟尝君宽容性格换来的结果吗?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你就要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在对方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对方一个人情,杀伤力更大。
人情是维系群体的最佳手腕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只有懂人情味的人,才能获得“人情效应”这一微妙的人情关系。以情感促进生意,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在企业、产品、推销员和顾客之间建立起情感的联系,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联系,购买行为就会随之发生,甚至持续发生。
拉第埃走马上任后,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问题是和印度航空公司的一笔交易。由于这笔生意未被印度政府批准,极有可能会落空。在这种情况下,拉第埃匆忙赶到新德里,并且参见谈判对手印航主席拉尔少将。在拉尔接见时,拉第埃对他说:“因为是您使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接着,他介绍了自己的身世,说他于1924年3月4日生于加尔各答。拉尔听后深受感动,并邀请他共进午餐。拉第埃见此情形,趁热打铁,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张相片呈给拉尔,并问:
“少将先生,您看这照片上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