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白领间目前正流行一种全新体验式旅游是“景区暴走”。“景区暴走”通常是指选定一个景区沿着少有人走过的路疯狂前进。这些“暴走族”一般是采用将车开到路的尽头,然后开始下车步行。除了帐篷、睡袋、干粮外,“暴走族”们通常仅准备一些诸如保险绳、一套换洗衣物等简单装备。一个周末里他们会背上行囊徒步走上数十公里,边走边游,其行为很让人吃惊。
目前热衷于“景区暴走”的人多是平时工作紧张、压力较大,但有知识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其中多是医生、大学教师、IT界从业人员和一些媒体工作人员。
“景区暴走”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可以丰富生活,磨炼意志,广泛结交朋友。“景区暴走”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不仅可以自由选择此前人迹罕至的旅游地和线路,欣赏到正常旅游团所无法见到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这种几乎等同于孤岛求生的旅游必须靠团队合作来完成,同时更能考验一个人在完全陌生的野外的毅力”。目前流行的“景区暴走”线路中绝大多数都是沿着河道行走。“这样景色更加美丽”。但是,由于有河道,其危险程度也要高许多。“有些河段水流特别急,稍不注意便会被河水冲走,而且,经常会发生食品准备不足的情况,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找野菜充饥。渴了喝点清洌的山泉,饿了就啃干粮,夜里睡在帐篷里数星星,听溪流叮咚,其间的滋味实在是美妙无穷。”“景区暴走”族如是说。
在一种文化里生活得太久,人就会变得麻木,就会失去扩展生活内容的可能。而进行一次旅游,能让我们感受到新文化的熏陶。新世纪才刚到,翻着筋斗活在新概念中的“新新人类”便成群结队地唱着“爱江山更爱美人”,身背行囊,脚蹬旅行鞋,意气风发地旅游去。整日为生活所累的你,再忙也别忘了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再忙也别忘了抽个时间去旅游。
4.工作之余学会放松自己
一个人如果一直工作,得不到某种报酬,他就会慢慢地对工作失去兴趣。相反,如果工作结束后,能够享受工作的报酬,就会促进工作的积极性。
有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人曾说:“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关键是要善于排解,别在心理上留下阴影。”他的排解方式是到酒吧坐坐,小饮几杯。
有一次,碰到件倒霉事:他的公司为客户做的电脑出了问题,而发货期迫在眉睫。干了这么多年加工,从未出现过这么大的纰漏。为了赶合同期,大家只得昼夜不停地工作,一连三天,终于返修完了。工作暂时没那么忙了,雷一航的心一时还放松不了,于是,下班后他把车放在单位,打的去了西单那家熟悉的酒吧。“年轻人都爱去有乐队演奏的酒吧,图的是热闹,我是为放松一下神经,专找安安静静的所在。”每次去酒吧,颇有酒量的雷一般都要上一瓶红酒加冰块,别的酒喝上几杯会燥,红酒的感觉是不温不火。红酒加冰块,一杯杯细品,耳边是萨克斯演奏的音乐,轻柔、舒缓,带着点忧伤。一瓶红酒喝完,时间已过半夜,带着点微醉的感觉,打车回家,此时他的心情很平静。
还有一位中年妇女,用她自己的话说,情绪易大起大落,早晨还高兴,到了晚上,稍有不如意就会挺沮丧。为了对付经常不期而至的坏心情,她给自己开的“药方”是购物。
月收入不算高的她,平时很少购物,把想买的东西都列在单子上,大到衣物、小到面巾纸。几经考虑后一个月也总有十几样日常用品要买。她把买这些物品的最佳时间和地点附在其后,以保证自己得到最多实惠。这张单子她随身携带,一旦情绪低沉,她就直奔商店或超市,将要买的东西大包、小包地买回家。“大多数女人排解烦恼的首选方式都是购物,购物能让女人有种满足感,在购物中,烦恼也不知不觉地没有了。”
据她自己说,以前她情绪不好时会不顾一切冲进商店,有用的、没用的买一大堆,回家就后悔,那么多“鸡肋”,该往何处去。现在她自己做的购物单帮她把“疯狂”购物转为“半疯狂”购物,既满足了自己的情绪需要,又不至于太浪费钱。而且,她还准备开发一种新的方式来替代购物发泄法,因为经常买零食吃,她已穿不上去年做的衣服了。
人类给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原本是要给自己幸福和快乐,而结果是被这个创造的世界所挟持,以致忘掉人生本来的目的。这该是人类的悲哀。但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颗来自自然的心总有逃离世界、回归本真的欲望,这不是精神的脆弱,也不是无聊的追求,而是人在本质上真正的需要。所以,给一点时间照拂自己的心灵,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慈悲。
人真正属于自己的,其实只有自己的心灵,我们不关照它,还会有谁来关照呢?对自己的心,慈悲一点吧!
下列四种技巧是从经验中所体会出来的,工作压力一旦使人情绪激动无法平静时,试运用这四种技巧,定能获得极佳的效果。很多人使用过这些处方,而他们照做之后效果均非常好。
第一,放松全身,将背部挺直,靠背静坐。首先让你的身体完全靠在椅子上,用心放松全身的筋骨,从头到脚趾都处于无力的状态,而后念道“我的脚趾、手指、脸部肌肉都已放松了”,以确认自己真的轻松舒坦。
第二,心中想像自己的灵魂是平静的水面。安静地想像灵魂是无波无浪的水面,假如心中翻搅如狂风巨浪,又怎能得到平和呢?
第三,回想曾经欣赏过的优美风景。例如笼罩于朝霞中的山岳、晨光里的峻谷,夕阳下的森林,或是河上月光之类的影像,让它们恣意回旋于胸中。
第四,以缓慢而感性的口吻说些详和的话语。例如,“很静呀”、“怡人”、“平缓”等,一再重复。
将这四项技巧融入你的生活中,不断坚持,那么你的火气与焦虑将会随之消失,一股新生命的活力也会如泉水一般流进心中,带来无穷的斗志与向上的勇气,使你更加喜爱生命。
5.心理烦恼需要自我调节
人们越来越觉得自己活得太累,整天都面临来自事业与家庭的压力,他们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压力、焦虑、紧张、烦恼、恐惧,在今天高速发展科技进步的工作场所中它们无处不在。
有些快乐与烦恼非常易受外界环境左右,受此影响的人常常表现喜怒无常,搞得别人束手无策。别人只好对他避而远之,结果使他的心情很压抑、沉重,更加苦恼、烦躁。
其实,这样的苦恼仍需自己解决。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认知评价系统如何对外界刺激应答和选择。
让我们来读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学者向南隐问禅学,南隐以茶相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满了,但他还是继续倒,学者说:
“师傅,茶已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师傅说:“您就像这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您若是不首先把您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您说禅,只有心虚才能容道。”
可见,你如果心中有自己的成见,认为人们不可能征服烦恼,那么,就听不见别人的箴言了。人,一旦降临这个世界,便陷入动荡不定的境遇之中,悲哀、愤怒、忧虑、愧疚和烦恼可能会不间断地困扰着每个人,给人们的精神套上沉重的枷锁。面对现实的挑战,你能抵御消极情绪的袭击吗?你能征服烦恼吗?你能够主宰自己吗?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你相信: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你的认知评价系统。
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外界刺激的大小。刺激大,烦恼大;刺激小,烦恼小。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中间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你自己头脑的反应。例如,面对火车晚点这一不良刺激,有的人大发雷霆,急得团团转,焦躁上火;有的人到服务部买点东西吃,坦然等待;有的人坐在候车室给朋友写封信,充分利用时间。很明显,这三种不同的反应,绝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对同一刺激的不同态度决定的。火车晚点绝不会因为你大发雷霆而改变。可见,仅仅是环境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而是我们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的选择。也就是说,事件本身没有压力,它们是否使们感到紧张、有压力,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方法看待它们。玩玩滑道车,对一些人来说,是痛苦,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令人快乐的刺激。如果你选择悲伤的事,浑身会充满凄凉的感觉;如果你选择恐惧的事,你会感到毛骨悚然,浑身冒冷汗;如果你选择生病的事情来思考,自然会愁容满面;如果你选择令人喜悦的事情来思考,定是眉飞色舞;如果你毫无信心,失败会接踵而来……总之,我们必须运用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作为自己生活的“总统”,你每天、每个小时都可作出自由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能顶得住灾难和烦恼。
面对烦恼,如果不进行及时调节,就会对人造成身体伤害。运用下面方法也可以自我调节心理烦恼,走向健康生活。
其一就是运用豁达法。这是指一个人应有宽阔的心胸,豁达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平时做到性格开朗、合群、坦诚、少私心、知足常乐、笑口常开,这样就很少有愁闷烦恼。
其二是使用松弛法。这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迅速离开现场,作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可做气功,训练放松,以意导气。逐渐入境,使全身放松,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其三是学会节怒法。这是一种自我节制怒气的方法。主要靠高度的理智来克制怒气的暴发,可在心中默默背诵名言。
其四是懂得平心法。这是保持自我心情平静的一种方法。可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如果你与世无争,不为名利、金钱权势、色情所困扰,不贪不沾,看轻身外之物,同时又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使自己常常处于恬淡、怡悦的宁静心境之中。
其五是运用自悦法。这是一种自寻愉悦、自找乐趣的方法。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培养生活的乐趣。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乡野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景。
其六是保持心闲法。通过闲心、闲意、闲情等意境,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活得太累,人生无非就是潇洒走一回。心情豁达,遇事想得开,何来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