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田襄心中警惕,为微不可察的扫了眼,全身笼罩在黑袍下的青年谋士。
他眉头微微皱起,低声道:“李屠夫此人心性如何,大单于,与诸位大人,早已有所了解!”
“不到山穷水尽之地步,想要这种人物放手投降,无异于痴人说梦。
。
。
。”
“非也!
非也!”
袁先生摇头晃脑,声音轻缓,不慌不忙。
他环顾一圈,见众人望来,好似早有腹稿道:“就算李屠夫性格坚韧,那又如何?”
“就算李屠夫枭雄心性,那又如何?”
“就算李屠夫不愿投降,那又如何?”
袁先生一连三问过后,幽幽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我军跨过黄河,河套千里雪原,无险可守。
。
。”
“联军百万,铁骑洪流强压下,智者自有思虑。
。
。”
“以观之,李屠夫若还算聪明,就该知道如何选择。
。
。”
“且,就算最后不成,我军也没啥损失。
。
。”
“以无损无失,而换取三成机会,值与不值,大单于自有衡量。
。
。”
“值?”
田襄听到其中诡辩,心下有些凝重,不过自己也是饱学之士。
他稍微思虑一番,继续道:“若我军派人招降,李屠夫不应,或者假意应承拖延时间,联军如何?”
“李屠夫韧性十足耗得起,但联军百万众,后勤压力如何?”
“军中每日消耗粮草不以量计,如今大雪覆地,后勤辎重难行,压力与日俱增…”
“如此情况,怎能在此地枯等,徒增消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