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心中疾苦,但没有办法,只能叹一句:“百姓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
“大人,不是他们的限度深,而是王充的做法,有失偏颇。
。
。”
随行的朱棣同样沉闷,可能是经历不同,与郭图所看到的东西不同。
他不着痕迹,望了眼远处掏着陶罐的匈奴百姓道:“底层的耐力很强,哪怕是啃些草根树皮。
。
。”
“甚至只要有口绿汤,他们也能勉强得活,乃至苦中作乐的活。
。
。”
“但有些事,不患寡而患不均,王剥皮以奴制汉,这样下去怨气滋生,早晚会出问题。
。
。”
如果说,郭总管只看到了百姓的苦,而朱棣这名久居北地的能吏,却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河套八百万民众,其中汉人占了七成,乃至八成,比匈奴人多了不知几多倍。
。
。
而王充,却直接将这些人,放到最底层体验生活,这如何不让他们心生愤懑。
。
。
河套百姓的忍耐力,绝对比大汉境内的民众强,甚至比并州的山民,更加有耐性。
自己等人穿着狼皮大袄,都被冻得脸蛋发青,手脚冰冷。
。
。
而这些底层百姓,只是裹着一层羊皮,甚至粗布麻衣。
。
。
却还能活的摇摆,活的有滋有味,甚至有些人还会来一句,吃苦是福,如此可见一斑。
百姓们真正关心的本质,除了食物问题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平衡。
。
。
亦如江石所说,若夏军是匈奴出身,或者州府主事的王剥皮是匈奴贵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