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善待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 > 第三章 善待工作态度端正(第3页)

第三章 善待工作态度端正(第3页)

环境不是因你而存在,它永远不会来适应你,只有你去适应它。每个公司都有不完善的地方,都有各自的问题。冲动地离开是不理智的,草率行事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由此你也许会更失去一个平台、一个机会。而机会也许只有一次,错过了时不再来,能够把握当前才能把握住机遇,这就需要改变一下自己。改变自己不是妥协,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明智选择。

赵年,一家大型餐饮公司的总经理。每当向员工谈起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他就感慨良多。只有几分之差,他的大学梦想就破灭了,但是他仍不甘心,于是从农村来到城里寻找梦想。几个月时间他只找到一个餐馆服务员工作,很是失落。他每天收拾桌椅,擦地板,工作又脏又累,而且工资也少得可怜,只有几百元,工作干不好还要扣钱。最初,他是无法忍受的,甚至想回农村老家去。可是转念又一想,既然出来了,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干好。

工作中他积极主动,不偷懒,使出自己浑身的力气,从招呼客人到上菜端盘子,满眼都是活儿。当别的服务员忙完自己的活后说闲话聊天时,他又主动去打扫厕所,个别员工讽刺他是“比老板还要老板”。

几个月后,他的老板给他涨了两倍的工资,一年后又提升他为前台经理。两年后,他用自己积累的资金开了一家自己的餐馆。5年后,他拥有了6家自己的餐馆。

(资料来源:郑一群。关键在于态度。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

当我们渴望有所成就的时候,才会冲破限制我们的种种束缚。如果一头牛不想喝水,即使拿鞭子抽他,你也无法按下它的头。而一个不想进步的员工,他也不可能会有出色的表现。一个没有上进心的人,我们怎么能奢望他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呢?

积极主动地工作,可以为自己增加更多的机会,增加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加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社会、公司只能给你提供道具,而舞台需要自己搭建,演出需要自己排练,能演出什么精彩的节目,就要看你自己付出努力的程度如何。

积极主动的人才能自觉地、积极地努力工作,并能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也更加努力工作。一个人如果在工作中总是抱着应付的态度,自然不会积极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更不会去开拓工作的新局面。

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来工作,不尽心尽力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这样的工作是在被动地应付工作,因为他们尽管是在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工作,却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已,并没有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环境没法改变,但可以改变自己,当你改变自己的时候,一切都会改变。如果你收入不高,原因是什么?如果你的公司业绩不好,原因是什么?只有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心存侥幸,幻想发财,不愿付出,只求不而获,抱着这种态度工作的人永远都不会获得发展的机会。

态度胜于能力

【那些有能力而态度不好的人,我们随处可见,而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公司和老板没有给他们机会。他们根本不知道,态度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比技术知识更重要的能力。】

“态度胜于能力”。这句话初时听来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细细品味确很有道理。

小蒋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出了道数学难题,叫小蒋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小蒋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小蒋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这个时候,那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小蒋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

结果是,小蒋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小蒋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小蒋心中并不服气。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小蒋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小蒋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小蒋去迎接最后的面试。

那个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他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他们两个人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虽然只是“小儿科”,但小蒋不敢懈怠,每个数字都牢牢把握,认真在算盘上加加减减。

约一个小时左右,小蒋便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叫他们在一旁等待。然后拿着他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小蒋吃惊和恼火—他没有被录用!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小蒋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出—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也许你们能力相当,所以,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态度了。”

(资料来源:郑一群。关键在于态度。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

那以后,“态度”一词在小蒋心中生了根。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我们常常发现,同样一起到一个公司工作的人,同样的起点,但是,几年之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是处……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感情、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

在企业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态度。有的勤勉进取;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我们不能保证你具有了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

企业中普遍存在这样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工作的人。这种人的口头禅就是:“那么拼命干什么?大家不都拿同样的薪水吗?”这样的人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从不行差踏错;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会主动去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遇挫折,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晋升上去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还不是像我一样原地踏步,这样有什么不好?”

第二种人是那些牢骚满腹的人。这样的人永远悲观失望,他似乎总是在抱怨他人与环境;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他常常自我设限,让自己本身无限的潜能无法发挥;他其实也是一个有着优秀潜质的人,然而,却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种种乐趣。他总是牢骚满腹,这种消极情绪会不知不觉传染给其他人。

第三种人就是积极进取的人。在企业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会热情地和同事们打招呼,精神抖擞,积极乐观,永争第一。他们总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是在项目受到挫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他们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同事们都喜欢和这样的人接触,他们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却始终生活在正面情绪当中,时刻享受工作的乐趣。

在公司里面,第一种人时刻面临着解雇的危险,第二种人工作没几天一定会被解雇,只有第三种人,他们大多数都会得到晋升。其实,他们在能力和智力上并不一定胜过第一种人,只不过是他们的工作态度比前两者好多了而已。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越多。

成功孕育在细节中

【很多在我们平时看起来的“小事”,一旦出了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工作中,事情无论大小,都关系着全局。任何细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会对全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每个员工每天大多都在重复地做着许多小事,有些人认为缺少成就感,觉得在这些小事中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每天重复、机械地做着同样的事情,自己简直就像一台机器。这点工作,闭着眼睛都能做。

孰不知,成功是在细节中孕育的,而不是一步登天。做完不等于做好,重复做,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要把它做好,做到位。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它却极其精妙,每一个漫不经心的细节都可能会引发无法预料的结局。公司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公司运转的一个小环节,他们的工作质量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工作质量。所以,每个员工的工作态度至关重要,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管处在什么岗位,都能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公司才能稳步发展,员工才能乘着公司这艘大船扬帆起航,创造自己的辉煌。

一位家具厂的采购员,由于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决定从东北地区引进一批优良木材,于是,公司派他去采购这批木材。有的人很羡慕他能有如此“美差”,因为这次公司采购的份额很大,只要在报价上略施小计,肯定能捞不少的“外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