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没有长篇大论,就每个人讲个三分钟的样子,所以大家也没有不耐烦,都很认真听。
这个纪瑾瑜真心点赞。
分钱和分猪肉不一样,是按照来到晒谷场的先后顺序分的,先到的人先分。
村民们很积极,早就来了,纪瑾瑜这些知青姗姗来迟,排在了最后面。
不过,排在后面也不在意就是了,因为这是按照工分算钱的,排在后面也不会少给。
第一个人上去分钱时,所有人都看着他,因为知道他分到多少钱,就知道工分的单价了,每个人都可以估算一下自己能得多少钱了。
第一个去分钱的人,家里有十五口人,两个还能干活、一天可以拿五六工分的五十多岁的老人,三个可以拿满工分的壮年男子,三个可以拿七八工分一天的媳妇,和七个孩子,他家的工分一共是一万两千多分,然后他们拿到了六百多块钱。
也就是十个工分值五毛钱,相当于一个壮劳力一天可以赚五毛钱。
当然了,不是全年都有活干的,杨家大队一年上工的日子大概是两百四十天。
三月到十一月的活会比较多,一个月除去下雨天,大概上工二十五六天,十二月到二月份,天气冷,活也少,一个月可能只上几天工,正好各家还要上山打柴。
十个工分值五毛钱已经很多了,去年这一家的工分跟今年差不多,但是只分到了两百多块,去年的十个工分只值一毛五。
知道第一个人拿了多少钱,村民们瞬间沸腾了,今年能拿到的钱,是去年的三倍多。
村民们一个个激动地等着分钱,拿到钱的也不走,一边在聊谁家能分到多少钱,一边看别人分钱。
最后轮到纪瑾瑜他们,晒谷场上的人几乎都没走,村民们聊得热火朝天的,聊有钱了要干什么,要娶媳妇,要建房,要买大件等等。
老知青们比纪瑾瑜这些新知青多上几个月工,分到的钱比较多,周旻这些男知青,每人一百二左右,于丽和王莹莹每人九十多。
然后赵志成和姜书宇一人拿到了六十多,刘青青拿到了四十多,纪瑾瑜最少,只有可怜的十二块五。
因为田里的活,纪瑾瑜一天只得五公分,出海虽然能得十公分,但是她经常因为别的事不在大队里,上工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合计起来才二百五十工分。
幸好大家都还不懂二百五十这个梗,纪瑾瑜庆幸地想,不然真社死。
喜欢七零团宠嫁兵哥,娇弱知青是装的()七零团宠嫁兵哥,娇弱知青是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