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还有这事儿?以前周安主要精力是放在准备科举为主,原主中了举人后,春闱一直没参加过。景安侯找大儒帮忙看过儿子的文章,说中与不中犹在两可之间。言外之意:就是中了,也就是个同进士。
周安毕竟是景安侯府的下一任继承人,景安侯府在朝中也有人支撑,不需要儿子早早入朝,他还是希望儿子努力一把,再苦读一下,争取进个二甲的。
因此,原主这两年一直在家中苦读,朝中的事儿关注的并不算太多。
“如果拖欠军饷粮草,容易军心不稳,长此以往,不是动摇社稷吗?”周安不禁目瞪狗呆,这…这种事情很严重好吧。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这些年国库一直不丰,户部拖欠自然就有了借口。”景安侯又是一声长叹。
方许?周安突然想到。一定是他。方许是户部侍郎,在户部经营多年,又是太子的三舅舅。
“爹,是不是方许搞的鬼?”
景安侯道:“这话,不好往外说的,你心里有数就好,以后在外面可千万要注意,小心无大错,方家毕竟是太子的外家,还是忌惮一点的好,一个不小心,就是杀身之祸。”
“那,皇上也不管吗?”周安好奇地道。江山社稷,可是他一个人滴啊。要是有人造反,大臣们还可以转头朝拜新君,大不了换个人侍奉,照样荣华富贵。历史上降臣过的好的多的是,可亡国之君,就是当场没有被人杀死,又有几个能善终呢?
“这种事皇上如何不知?只是,国库不丰也是事实,再说,只是拖延,最后总还是要给的。”景安侯道。
“那北疆军也这样吗?”南疆是四皇子镇守,北疆军元帅可是太子的大舅舅英国公方谨的老泰山王波大将军呐。
景安侯又是一声长叹。
周安秒懂。
只是,感觉实在是太恶心了。不由自主的为四皇子不平。
他在做周氏二少的时候,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包括国家定的基调都是:不能让军人流血又流泪!
为此,国家还数次提高军人待遇。
------------------这才是对待曾经为国征战的英雄们该有的态度!
没想到太子一脉,为了防止四皇子势力扩大,拿底层士兵当炮灰。
我拖你一段时间,杀一杀你四皇子的锐气和威望。理由很好找,确实是户部没钱嘛。
也不想想,要是军需不到位,敌人突然来袭,最后可能失掉的就是无数将士的性命啊!再下一步,就是失土。
接下来就是百姓流离失所。
反正周安觉得,你再政治,再权力平衡,也不应该是这么玩儿的。无数将士去边疆,是保家卫国的,不是给他太子当炮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