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报道是由大型音响设备公司哈曼国际工业公司对芝加哥站比赛时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进行研究的结果。
报道显示,高朗和志勋的演奏相似度高达99。991%,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的演奏相似度也达到了91%的水平。看到这个结果,米哈伊尔·布莱哈茨也不禁苦笑。
“确实达到了让人难以分辨的程度,真的太厉害了。”布莱哈茨放松了一下脖子,开始解释。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高朗和志勋的演奏相似程度,真的可以说是因为乐器的差异才产生的不同。”
“斯坦威为他们两人制作的钢琴相同,但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细微差别。”
“没错。同样,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也是如此。因为是多种乐器演奏,实际上可以看作所有演奏者都在进行相同的演奏。”宇真点头倾听布莱哈茨的讲解。
“就像我之前说的,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能力把握像管弦乐队这样大规模的演奏。只有经过非常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做到。”
“比如布莱哈茨先生您。”
“哈哈,是的。但就连我在听到芝加哥站的《柏林幻想曲》时都吓了一跳,几乎感觉不到差异。真的无法想象他们是用什么方式准备的。至少他们肯定是有一个标准来准备的,但实际上,为了达到那种完美的程度,就连那些经验丰富的演奏者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正确演奏。”
“那他们是怎么准备的呢?”
“可能是贝贝进行的协调。虽然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但团员们很可能是按照他的指示演奏的。不是靠耳朵来判断,而是通过无数次的重复练习,让身体记住演奏的感觉。”
“一直以来,关于贝贝有很多疑问和担忧,但这次他又让我们大吃一惊。”
“没错。下一场伦敦格兰披治大赛的主题是自由,真的非常期待。”布莱哈茨说完后,宇正对着摄像机镜头说道。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了米哈伊尔·布莱哈茨会长对洛杉矶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阿瑞尔·扬斯和贝贝之间领先竞争的看法。在第二部分,我们将围绕在世传奇坂本龙一、马里·扬斯、布鲁诺·瓦尔特、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展开讨论。感谢大家的观看。”
##(五十)
###伦敦备战,策略抉择
在距离伦敦格兰披治大赛还有3周的时候,贝贝心情格外烦闷。
这不仅是因为在之前的克利夫兰格兰披治大赛和洛杉矶格兰披治大赛中,对手连续夺冠,更是因为整个乐团都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
为了商讨应对伦敦格兰披治大赛的策略,乐团成员们齐聚会议室。
乔尔·韦恩开始进行简报:“伦敦格兰披治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进行。”
由于以伦敦为基地的伦敦交响乐团和伦敦爱乐乐团都进入了决赛,所以伦敦格兰披治大赛总共将持续8天。
“本次会议将讨论如何应对各个格兰披治大赛。详细内容请参考会议资料。”
会议资料上写明了各个格兰披治大赛的主题。初赛主题是自由,复赛主题是小提琴。
此外,关于伦敦-汉堡往返海上管弦乐队的运营方案也有明确说明。
“那么,大家自由发言吧。”乔尔说完后,会议像往常一样开始。
“首先,我认为为了挫败洛杉矶的锐气,我们应该演奏《大交响曲》。”
“我同意。”
“我也同意。”
首席小提琴手马可的挑衅性发言得到了菲舍尔·迪斯考、马努埃尔·诺伊尔等骨干成员的点头认可。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用汗水和泪水精心打磨的《大交响曲》,是他们的绝对王牌。
在这个他们认为胜券在握的舞台上,然而贝贝却摇了摇头。
“《大交响曲》我们留到这里演奏。在初赛格兰披治大赛中,我们选择演奏高桥宏树钢琴协奏曲。”
“好的。”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