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应酬学方法 > 第四章 应酬原则 会应酬的人会做事(第2页)

第四章 应酬原则 会应酬的人会做事(第2页)

比如举个例子来说,跳远和跳高的运动员总是先退后一定距离,然后借冲刺的力量跳得更远、跳得更高。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暂时退后一步不与别人针尖对麦芒,暂时忍让吃亏,就仿佛是为了跳高和跳远而蓄势一样,将会获得长远的利益和胜利。以退让开始,以胜利结束,是在做人做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你开始表现得以他人利益为重,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开辟道路。在做有风险的事情时,冷静沉着地退一步,往往能取得绝佳的效果。

退一步,就离开了风口浪尖,那么那些把你当成潜在敌人的对手就会减

轻对你的怀疑甚至放弃对你的警惕,这样一来,你就少了很多外在的阻力,可以安安稳稳地暗中进行自己的计划,不受外在力量的破坏。司马懿就曾经装病装傻向后退了一大步,才很好地躲过了魏家权臣的怀疑,很好地保护了自家势力。

魏明帝曹睿死时,太子年幼,大将军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佐太子执政。曹爽是皇室宗族,自从掌握大权后,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独揽大权,但司马懿是三朝元老,功高有威望,而且谋略过人,在朝廷中有相当大的势力,因此,曹爽还不敢公开与司马懿较量。同时司马懿也想夺权,他早把曹爽的举动看在眼里,但表面上仍然装糊涂,后来,干脆称病不再上朝。

曹爽虽然一人独揽朝廷大权,可他对司马懿仍然不放心,司马懿虽然自称年老多病,不问朝政,可他老奸巨猾,处事谨慎,因此,曹爽对司马懿仍旧不敢掉以轻心,他经常派人打听司马懿的情况,但就是摸不到实情。后来曹爽想办法安排他信任的人李胜以探望为名,到司马懿府中去探听虚实。

那天李胜在客厅坐了很久,才见司马懿衣冠不整,不断地喘息着,由两个侍女一左一右地架着,从内室慢慢走出来。李胜连忙站起身来,向司马懿行礼问安。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对李胜说:“李大人免礼罢,家父身体难支,还要更衣。”旁边走过一个侍女,用盘子端着一套衣袍来到司马懿面前,请司马懿更衣。司马懿颤巍巍地伸手去拿衣服,刚拿起衣服,他的手无力地往下一垂,衣服掉在了地上。侍女赶忙拾起衣服,帮司马懿穿上,两个侍女搀扶着,小心地让司马懿躺着坐在躺椅里。

李胜看见司马懿这副样子,就走上前去,对司马懿说:“太傅,大家都说您的中风病复发了,没想到您的身体竟这样糟,我们真替您担心!”

司马懿慢慢地睁开眼睛,气喘吁吁地说:“我老了,又患病在身,活不了多久了。我不放心的是我的两个儿子,你今天来,我很高兴。我以后就把两个儿子托付给你了。“说着说着,眼中流下泪来。

李胜连忙解释说:“太傅不必伤心,我们都盼着您早日康复呢。我马上要到荆州赴任,今天特意来拜望您,向您辞行的。”

司马懿故意装糊涂,说:“什么?你要去并州上任,并州靠近胡人,你去了要很好地加强戒备,防止胡人入侵。”

司马昭凑上前去,大声对司马懿说:“父亲,李大人不是去并州,而是去荆州。”

“哦,是去荆州,那更好了,唉,我人老了,耳聋眼花,不中用了!”司马懿对李胜说。

李胜认为司马懿确实老病无用了,就站起身来,对司马懿告辞离开了太傅府。

李胜刚出府门,司马懿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手捋胡须,看着司马昭,父子两人相视而笑。

李胜出了太傅府,直奔曹爽的府中,见到曹爽,高兴地说:“司马懿人虽活着,却只有一息尚存,已经老病衰竭,离死不远了,不值得您忧虑了。"

曹爽听了,心中大喜,当即把李胜留在府中,饮酒庆祝。从此以后,曹爽根本就不把司马懿放在心上了,更加独断专行。

春天到了,按照惯例,曹魏皇帝宗族要去祭扫高平陵,曹芳起驾,曹爽、曹羲等兄弟全部随驾同行,一行人耀武扬威,浩浩荡荡开出了洛阳城。

等曹爽他们出城不久,司马懿就精神抖擞地带着司马昭,披挂上马,率领着精锐士兵占领了洛阳各城门与皇宫,把洛阳城四门紧闭,不准人随便出入。然后假传皇太后的懿旨,废曹爽为平民,并派人把懿旨送到皇帝曹芳那里,司马懿握有重兵,曹爽又没防备,所以只能坐以待毙。

就这样,司马懿凭借着装疯卖傻的妙计,以退为进,放松了曹爽的警惕。待时机成熟,一举拿下,轻松地把国家大权揽在了自己的手中。两虎相遇,必有一伤,这时候吃点眼前亏以退为先,并不是胆怯的表现,而是聪明的举措。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又积蓄了力量可以东山再起,其方法不过是简单地退到后面而已,何乐而不为呢?让步只是暂时的,有时候为了进一尺就必须先作出退一寸的忍让,为了避免吃大亏就不应计较吃点小亏。

退让有时候只是表面上作出让步,实际上却暗中又进了一步。而类似于旧瓶换新酒,以假掩真、以虚盖实、反语正说、虚实不定,则是令对手难以捉摸、防不胜防更为高明的一种以退为进的技术和策略。

英国牛津大学有个名叫艾尔?弗雷特的学生,因能写点诗而在学校小有名气。一天,他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诗时,有个叫查理的同学说:“艾尔?弗雷特的诗让我非常感兴趣,它是从一?本书里偷来的。”艾尔?弗雷特非常恼火,要求查理当众向他道歉。

查理想了想回答道:“我以前很少收回自己讲过的话。但这一次,我认错To我本来以为艾尔?弗雷特的诗是从我读的那本书里偷来的,但我到房里翻开那本书一看,发现那首诗仍然在那里。”

两句话表面上不同,实际上并非如此,“艾尔?弗雷特的诗是从我读的那本书里偷来的”,是指艾尔?弗雷特从那本书中抄袭了那首诗;“那首诗仍然在那里”,指的是被艾尔?弗雷特抄袭的那首诗还在书中,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同时进一步肯定了那首诗是抄袭的,而且使嘲讽的程度更深了一层。

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世界著名滑稽演员胡珀的故事,他在一?次表演时说:“我住的旅馆,房间又小又矮,连老鼠都是驼背的。”旅馆老板知道后十分生气,认为胡珀诋毁了旅馆的声誉,扬言要控告他。

胡珀决定用一种奇特的办法,既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在电视台发表了一个声明,向对方表示歉意:“我曾经说过,我住的旅馆房间里的老鼠都是驼背的,这句话说错了。我现在郑重更正那里的老鼠没有一只是驼背的。”胡珀的道歉便是用一种巧妙的办法达到了以退为进的目的。

总之,无论是退让以存实力也好,还是以退为进也罢,聪明人不会以退让为耻辱,而是以退让为策略,进退自如,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的同时保护自己力量出奇制胜。所以,以退让开始,其实是为了以胜利结束。

要巧妙与客户争辩

商家把客户奉为上帝,那么骂客户就是骂上帝,因此客户是不能骂的,除非你不想把生意做下去,否则你最好别和客户争辩。但客户也是凡人,也会犯错误,表现出不礼貌的言行等,对于不骂不足以平民愤的客户,不但要骂,而且要狠狠地骂。

为什么要骂?似乎骂人的唯一目的就是解除自己心中的怨恨。但精明的生意人知道骂人除了解恨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客户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骂客户要做到以下几点:

1。骂的时候,声音要大。要让客户明白你真的是非常愤怒,已经忍无可忍,必要时稍微出格也无所谓,但绝不能过分。

2。永远只骂客户做的事情,千万别骂客户本人!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否则伤及客户的自尊心,生意就做不成了。更不能用粗话,这一点一定要忍住,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骂他个狗血喷头,却依旧是干干净净!

3。不要给客户反驳的机会。如果他争辩,立即以更大的气势压倒他!因为在这样的气氛下争辩只会越辩越乱,讲道理是心平气和的时候。

4。一定要比客户先挂电话,千万别打持久战,言多必失!让整个谩骂的过程在最愤怒的时候戛然而止,让客户感觉游戏已经结束,自己真的错了,懊悔不已又无处诉说。

5。放松心情,尽情体会一吐胸中恶气的那份快感。

6。巧妙道歉,舒展心胸过后,再拨通客户的电话,毫不犹豫地为刚才的失礼诚恳道歉。“实在对不起!这件事真的把我气糊涂了,我太失礼了!”这一切都是给客户搭的台阶,而且一定要让他体体面面地下来。

你们的怨气都消除之后,再找合适的时机谈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这样的争辩,你们都会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问题,并学会在今后的业务中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但这并不表明你可以随便和客户吵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一招。

给多疑的客户造成错觉

聪明与糊涂,是相对的一组词语:糊涂与智慧,却是有时候重合的一组词语。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最愿意听大人们夸奖自己聪明,人要学会生存之道就应该学会聪明,但如果我们学到的是小聪明,耍的也是小聪明,就很容易让自己被小利小益所迷惑,甚至做出一些追悔莫及的事情。有些人在小事上糊涂,看似被那些耍小聪明的人占了便宜,但实际上他们遇到大事从不糊涂,而显示出非凡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小聪明的人能聪明一时而不能聪明一世,而大智若愚,表面上糊涂的人,虽不计一时的得失却能聪明一世,明哲保身,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