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带着这种想法再次奔赴董卓府上来了,董卓对于关羽的到来也是冠以热情,为什么?因为每次关羽前来都是和他商量要事,而且每次所提的建议都是十分中肯和实用的,所以每次关羽来到他都腾出时间认真接待,董卓一直相信着关羽之前对他所说的话:入主京都!京都也就是京城,那可是他这个地方官员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事情,皇宫里那将是何等的威风啊!更是何等的阔气,又将是何等的气派,不用说别的光女人就得有多少,俗话说“**三千佳丽”,那可是倾国倾城的女子啊!对这个董卓可是望眼欲穿啊!
董卓也是十分着急,在训练的这段时间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视察视察情况,也曾多次赴关羽的训练基地观摩情况,并不断叮嘱关羽要其加快训练步伐,关羽见董卓如此重视此事,料定他一定是相信了自己前番所说的话,这董卓是个有野心的人更是一个有着城府之人,他如此这么的关注训练定是准备为日后的打算铺路。。。。。。。。。。。。。。。。。。。。。。。。。
关羽来到董卓府上,董卓十分重视当闻听他说完兵器一事,遂忧虑道:“云长所说确实是个要事不过眼下西凉去哪能找到优质铁呢?”
“主公,卑职以为西域定有这优质铁!不知主公能否在西域寻得?”关羽提醒道。
董卓闻后大悦:“西域有如此材料?”
“主公吾以为应该有!”关羽道。
“好!这个不难搞定,西域与我们西凉可是有着多年往来,而且两地经常通商,丝绸之路也是经营多年,只要他有我们就能搞到!”董卓信誓旦旦的承诺道。
关羽闻后大悦:“如此最好!那这件事全凭主公来办了!吾的训练还要进行一段时间先告辞了!”
“云长啊!别急啊!喝点酒再走!我这里可是有不少好酒啊!”董卓谓关羽道。
关羽推脱道:“改日吧!我还要去准备一下明天的训练计划!”言罢退了出去,董卓执意要挽留,关羽再三不肯。
兵器一事有了眉目,关羽回到府上,心里的一块石头便落了地,接下来他要安排人手准备冶炼事宜,凭着自己曾经打铁的经历,他要安排一批人手先筹备打铁的铁炉以及打铁的铺子,要知道重新打造一个属于二十万人的兵器可绝非易事,时间紧、任务重,关羽遂安排手下人连续修建了几百个铁高炉,准备冶炼兵器。
没出一个月好消息传来,董卓真的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搞到了优质铁,关羽闻后简直是如获至宝一般,很快优质铁被送到了他的府上,关羽喜出望外,要知道这可是救命的物资啊!关羽望着这堆的跟小山似的优质铁自言自语道:“真是天助我也!看来大事成矣!”
关羽将优质铁运到铁高炉那边,马不停蹄的便开始冶炼起来,20万兵器的重任压在头上他不敢懈怠,日夜操作,一拨又一拨的换人冶炼,力争在几个月之后将兵器打造完毕,打铁的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整个成为了凉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此同时其他训练的将领仍在继续奋斗在训练的征程上,整个西凉董卓这边不停的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不仅准备了人手还进行了训练,这下又要打造武器装备,一切都在为未来的战斗做着准备。
而此时已经进入深秋眼瞧着就要入冬了,不过关羽的心情却是格外的爽,就像是秋高气爽的天气一样,秋季是一个让他十分喜爱的季节,无论是重生之前还是转世之后,这个季节都让他甚爱之,不只是天气变得爽朗,更因为见证了万物轮回的规律,这个季节万物凋敝,这种沧桑让带给他一种迷茫和深思,让人神往,关羽凉州沙场点兵不由的想起了书中两个与秋季相关的事件:一个是曹操做的诗句“铜雀深秋锁二乔”一个是有关诸葛亮的“星落秋风五丈原”,两个英雄般的人物都栽到了深秋这个季节上,回想起来是多么的悲催啊!不过关羽不想重蹈覆辙,他要一改这一切,让深秋变得可爱。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病笃于东都洛阳,死时年仅34岁,汉灵帝一生留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所生的长子刘辩,另一个是王美人所生的次子刘协,汉灵帝临终时欲立刘协为继承人而废掉长子刘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废长立幼,不过还没等他筹划完毕,自己就提前驾鹤西游了,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
正文 第八十二章 帝都之变(求推荐、收藏)
不过汉灵帝在临终时将此事全权托付给了黄门内侍大宦官蹙硕,这蹙硕深的汉灵帝倚重,在宫中的势力自然也非同小可,那时的朝政已经到了“中涓日盛”的地步,宦官专权严重,所以蹙硕的能量非一般人能及,他同时还是西园八校尉之首,被灵帝封为上军校尉掌管禁军,握有兵权,当下受灵帝托孤之重欲立刘协为君。
而何皇后那边,有大将军何进这股势力,何进本为南阳一屠户后因其妹子受宠被封为皇后而后发迹,一路扶摇直上,直做到了大将军的宝座,而且灵帝在时,何进因为诛杀黄尽军的马元义,而获战功,同样握有兵权,他与蹙硕两股势力在灵帝病逝后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但蹙硕忌惮何进的势力一时没有轻举妄动,何进却迫不及待的将长子刘辩扶上了王位,尊为汉少帝,何进先下手为强了。
见何进先采取了动作,蹙硕便开始酝酿计划准备一举除掉何进,他假诏名义传何进入长乐宫觐见何后,便在长乐宫中布下埋伏准备在何进入宫时除掉何进,可谁知此事不义之间走漏了风声,何进提前动手捕捉蹙硕,蹙硕慌乱之中被中常侍郭胜所杀,这样何进把持了朝政大权,原来是蹙硕手下一人与何进有旧,将蹙硕的计划告知了何进,何进提前动手铲除了蹙硕。。。。。。。。。。。。。。。。。。。。。。。。。。。。。。
铲除了蹙硕之后,何进开始认识到了中涓也就是太监的祸害,准备一举除掉宦官,尤其是十常侍,当下何进有司隶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等人辅佐,何进便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十常侍得知消息便找到何皇后陈述缘由、诉说衷肠并加以贿赂,要何皇后出面摆平此事,何皇后被十常侍说动,决定找大将军何进入宫问话,逼其就范,要其打消这个念头。
何进迫于何后的压力便找到袁绍商议对策,何进谓袁绍道:“如今中涓势力愈发的膨胀,久必为患!我不图他,他必图我,与其这样不如早早动手,但现在中涓通过何后向我施压,我眼下极难下手,为今之计只有召关外诸侯入宫,逼太后下令诛杀宦官!本初以为如何?”
袁绍闻后反驳道:“将军何必如此以我等宫廷侍卫足以对付得了这帮乌合之众,何须要外面势力干涉?”
“眼下何后逼迫愈急,宦官势力又这么大,光凭宫廷侍卫何以应敌?况且现在宦官们又绑住何后向我们施压,如果不宣召外强入京,中涓势力恐无法铲除,非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