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兄该去给益州牧释梦,算一算他素日的心思。”
“哪一个益州牧,旧的还是新的?”
“自然是新的,而今吾等在他手下讨活,到底要细细揣度新君心思。不然得罪一二,只怕官身保不住,脑袋也要搬家!”
“他的心思好猜!”
“怎的好猜?”
“只需细品法中官之所为,便知左将军之所好也。”
提起法中官,满座皆笑倒下去。原来这法中官指的是法正,自刘备得益州,进入这惹眼的繁华世界,得着个法正殷勤讨好,把成都当作了天下一等一的玩乐场。法正是好玩的性子,偏遇上一个自小便好尚犬马美服佳肴的刘备,两个一拍即合,亲昵得仿佛前世有约,连刘备的第一重臣诸葛亮也不可比拟。
说到成都的精致玩乐,法正如数家珍,哪家面铺的汤饼最正宗,哪家集古店的古剑最值钱,哪家酒楼的女酒保最风骚,勾着刘备见天随他钻巷子寻好耍处,常常醉卧酒肆,宿夜不归。惹来荆州旧臣的嫉妒红眼,更让益州新臣嗤之以鼻,说法正是佞臣,像狗似的媚好新主子。有好事者便给法正取了个啼笑皆非的绰号,称他为法中官,说他是去了势的中常侍,专门服侍皇帝的起居坐卧。
众人想起法正的跋扈嘴脸,再比照这恶毒的绰号,不禁从肠子里扯出笑声,一概风度统统丢去九天之外。
李邈笑得抹眼泪:“烂嘴一张,法孝直好生生被尔等编排,尔等且先狂着,若是被法孝直知道,有你们的好日子!”
有人啐了一口:“法孝直这小人,得志便猖狂,昔日季玉公在时,他算个什么东西!后来卖主邀宠,得了势,骑到大家头上去!”
“他便只会给新主子舔痔,谄媚求好,爪牙走狗!”
“要不怎么是法中官呢,厮役之徒,照料君主寝食侍幸也。左将军如此恩宠法孝直,可知法孝直乃幸臣也,尔等敢与之相比吗?”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有人笑得兴起,因对张裕道:“南和兄,法中官与潞涿君配得很,君昔日潞涿君之比果真妙绝!”
这话是连刘备一并骂进去,可众人满怀抱都是嘲讽的恶念头,哪里有什么顾忌,想起这段典故个个忍俊不禁。原来是当日刘备与刘璋在涪县相会,张裕当时侍坐。因其胡须浓密,刘备当场说了一个笑话,说是他的家乡涿县,姓毛的人很多,东南西北都住着毛姓人家,故而涿县的县令称此地为“诸毛绕涿居乎”(“涿”古音与“臀”近)。张裕听出刘备在嘲讽自己,他哪里是省油的灯,当即反驳了一个笑话,说有一人为上党潞令,又迁为涿令,后去官还家,与人书信往来,欲署名潞令则失了涿令,若署名涿令则失了潞令,不得已署名“潞涿君”(言露臀也)。刘备的脸色当时就变了,碍着刘璋的颜面,他硬忍着没发作,陪宴诸人都听出两人在互嘲,个个憋着阴笑声,却仍好奇地去打量刘备少须的下巴。那一晚上,刘备都感觉有无数灼热的目光在他的下巴处荡漾。
今日旧事重提,笑话隔久了再说又是一番乐滋味,众人本来对法正不满,更对刘备不服,平时假模假样地装不言人恶的道德君子,逮着个机会便不遗余力地糟践。法正是中官,刘备是“潞涿君”,两人原来是一对儿,也不知私下有什么见不得光的淫事,一旦想深入了,又恶心又痛快。
这是张裕的得意创举,他显出几分得色,却笑得很老辣,像一只饱经岁月滋养的老姜,冷眼旁观着生姜们的稚嫩张狂。
“张兄参透天机,原来早知法中官得幸于潞涿君,我何其佩服!”玩笑的劲更足了。
张裕却乜着眼睛,表示出他对俗事的不经心:“人道如何我不关心,我只参天道!”
酒劲冲得李邈的脑子热烘烘的,他大胆地问道:“南和以为左将军得益州,能否长久?”
张裕端起酒爵一荡,一丝神秘的笑被他咬住:“寅卯之间当失之!”
“当真?”众人听说刘备坐不稳江山,兴奋得酒醒了一半。
张裕冷冷哼了一声:“天道轮回,兴亡盛衰皆有定数,便是汉家天下,”他卖了个关子,将那一爵酒饮了一半,抬起半阖的眼睛,慢悠悠地说,“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
众人都惴惴起来,紧张地问道:“谁取而代之?”
张裕目光闪烁:“君不曾闻‘代汉者当涂高’乎?”
这是一句流传上百年的谶语,自诞生以来引发了数不清的猜想,汉家王朝曾一度想把这个预言压下去,可纵算官方保持缄默甚或用强权钳口,民间却若野草生长,在口耳相传间一代代流传下来。黄巾之乱后,这句预言从潜伏的地下冒出来,逐渐在民间庙堂形成可怕的气势,许多人不相信,更多的人却在悲哀。汉祚也许真的要亡了,改朝换代是历史铁血的规则,徒劳抗争只是无谓的牺牲,但“当涂高”到底是指什么,依然是一个莫测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