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要瞎讲!我来问问你的功力进境,这些年有没有偷懒?”白飞儿考察了她的修行,留下来陪了她几天,然后便离开南都,重返荒谷城。
此后十年,桑子明都没再参悟新的石碑。
他拿出新的天剑诀,交给天剑秦斩,然后相互切磋交流。
他还去拜访陆九龄和陆九韶,向他们请教儒家修为。
这两个老家伙,痛定思痛,每一次见面,都要问黑色石碑的事。
“子明啊,我们知道你手里有几块石碑,你倒是说说,那些石碑上到底有什么奥秘?”
桑子明抓抓脑袋上的头发,笑道:“师伯,这事儿我哪能知道啊?您没看京城那三位地仙,都已经愁白了头发吗?连地仙都领悟不出,我一个小小的元婴修士,怎么能弄懂其中的奥秘?”
陆九龄瞪眼望着他,道:“我只知道,你是最早寻找石碑的人!你说说看,为什么要找黑色石碑?而且开口就要三块!你怎么知道,象山书院有那三块石碑?你以前去过那儿吗?”
桑子明道:“师伯,我跟您说实话吧。我当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甲神人,说石碑中有一些仙家功法,他说天下八大书院,每一个书院都有三块石碑,京师翰林仙院还有几块石碑,如果能抱着这些石碑睡觉,过个十万、八万年,或许能领悟修仙秘笈。”
陆九韶道:“胡扯!谁能抱着石碑睡那么久?不怕被石碑压死啊?”
第356章 两百岁
桑子明又道:“师伯,这里头有一个前提,要求先领悟三万仙文,否则抱着石碑再久,也没有用!”
“三万仙文?去!谁能学会那么多?”
“很早以前,黄昏界有一位秦皇,他出自玄水门,功力非凡,横扫六合,他当了皇帝之后,一度受人蛊惑,焚书坑儒,烧毁了大量的儒门书籍,从那以后,儒门的传承就变得残缺不全了,根本凑不出三万仙文!”
桑子明有些讶异:“啊?秦皇怎么会这样呢?既然如此,那就没咒了!学不会三万仙文,就没法领悟碑文。”
陆九龄盯着他,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桑子明连连点头:“真的!我梦里听得真真切切,一点儿都不假!”
“那你留着石碑有什么用?”
“呃,两位师伯,这些石碑,留着是祸害!您手里若有石碑,万一走漏了消息,保准所有的妖修,都来攻打仙文馆!而且,如果得到朝廷的征召,您二位仔细想想,要不要将石碑献上去?”
“这个嘛,你说的也有道理……”
桑子明摸出五六片玉简,道:“师伯,前些日子,我在荒谷坊闲逛,找到一串玉简,您给看看,是否有些价值?”
陆九龄接过玉简,神识一扫,禁不住浑身剧震:“啊呀!这是大仙‘子思’留下来的儒门心法,这东西价值连城啊!”
陆九韶一听,顿时忍不住了,伸手抢过去一枚玉简,看得双目放光,口中不停的赞叹:“这些心法,不是在黄昏界失传了吗?怎么可能重新出现?子明啊,你到底从哪里弄来的玉简?这东西,绝不可能在荒谷坊买到!”
桑子明转头望向窗外,没有回答他的问话。
陆九龄深吸一口气,道:“啧啧,有了这门心法,我只要五百年,就能触摸到地仙的门槛了!四哥,此事关系重大,绝不能跟外人提起!”
“五弟,你说的没错!按照这门心法来修行,至少能加快一倍的进阶速度……”
说话间,陆九龄“嗖”的将玉简藏了起来,四目紧盯着桑子明,道:“子明啊,你能献出这些玉简,让我们受益匪浅。石碑的事就不提了。我们也不问,这些玉简是从哪里来的,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你不是普通的少年,你这小子很古怪,咱们是一家人,应该相互提携,相互帮助,对吧?”
桑子明笑道:“对啊,师伯,我打着师傅的名号,在外面招摇撞骗,得到很多的好处。饮水思源,才找到这些玉简,拿来献给两位师伯,希望对你们有所助益。”
他自己的功力提升飞速,已经不太担心两位师伯陷害自己了,所以就想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方。毕竟他沾了陆家三杰的光,要不然,出门在外没那么容易。
他爷爷桑长留下了不少的玉简,有一些跟儒门有关,比如说《天剑诀七十二式》,《天琴》,《天棋》,《天书》,《天画》,《诗经》,《周礼》,《算经》,还有从多位亚圣、仙王那里,获得的玉简,加起来不下数百枚,他想将这些玉简慢慢拿出来。
他总不能,一个人领悟三十三块黑色石碑,连一点反馈都没有吧?光吃不吐,那不成貔貅了?为人要有些气度,不能吃相太难看!
他还记得,爷爷桑长经常说,这世界很大,无边无沿,无穷无尽,高手多如牛毛,修炼没有尽头,黄昏界只是个小世界,就算在这里独步天下,一旦到了外边,便成了沧海一粟,千万不能自满,不能做孤家寡人,人如果没有朋友,失去了进步的阶梯,也就离死不远了!
他从仙文馆回来,继续待在宅子里。
时光匆匆,转眼间数十年过去,桑子明两百岁了,功力进阶到元婴第五重。
这期间,分身桑炅陪着莲香东奔西跑,杀人不算太多,但是抢到不少的资源。除了聚灵珠、灵晶、灵液、灵草外,他们还得到一颗五行洞天。
这枚洞天是从雁荡山巅找到的。
雁荡山是东南方荒原上的一座灵山,山势陡峭,人烟罕至,周围连妖修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