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盛花笔趣阁最新章节更新内容 > 第37部分(第2页)

第37部分(第2页)

“南英,我出生在一个海滨的城池,那里美极了,绿树红瓦,碧海蓝天,我小时候到海边去玩,抓小螃蟹,钓小虾,还去喂海鸟,只要我在海边,我就觉得心里无比的宽广宁静。我的家庭平和而富足,我的父亲母亲都十分疼爱我,我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格外珍惜跟大哥二哥和姐姐的感情。我们那个世上,大家都是去学堂被授课业的,我读过十六年的书,所以我知道很多事情。我以前到过许多地方,比吐蕃甚至天竺更远的地方,那些国家里的人和我们长得都不一样。我那时也是经商的,只是并没有自己的钱庄。我来了这里的时间太久了,久到我都快忘了从前的自己,久到这里的人和事竟然比从前的更加重要,我心底里常常害怕。从前我怕自己不能回去,现在我怕自己有一天忽然回去了,发现如今的我只是一场梦境……我也害怕,害怕战争,皇上要远征,你也要统军,我不愿待在长安,我怕你们有事,皇上性命无虞,我知道的,可他的身体可能会受损,将来也许愈发不好。我又不知道你将来的事,我一点印象也没有……”说着说着我的眼泪就要流出来了,可是海风很急,眼泪还没有溢出就已被风干许多,这样很好,让我觉得自己仍旧坚强。

南英轻轻打断,看着我,看得像海一样深邃:“明空,我都明白,都明白……你会很好,你会在这里很好,师父曾说过的话,天竺高僧曾说过的话你还记得吗?你不会离开,我也会好好的,会一直守着你,你只管往前走就好。只要你在,你需要我,我也会在,知道吗?”

我还是微笑,笑得很努力,很灿烂,道:“是,我知道。”

太阳慢慢地落下去了,海天相交的地方,被晚霞染得泼墨一般的紫色,美得不似人间之境,我站在南英身边,心里前所未有的安定。既来之,则安之。

**

回到中军大营,一入营门,竟然第一个就看见了子衿,他竟然带了高德顺负手站在营门口,看到我回来,身后跟着新兰、侍卫还有南英,他对我笑了笑,可是笑意里没有多少温度。我们一行人忙着行礼,子衿道:“免礼。”随后问:“明空,你出去好一阵子了,朕有些担心,没想到是和南英一起。”

我道:“陛下,不碍的,明空遇到江夏王,聊了一阵子,所以有些晚。”

南英回道:“皇伯父不必担心,有臣和护卫们护着。臣在海边检兵,恰巧遇到……”南英顿了顿似乎在犹豫措辞,子衿道:“在军中,称明空为唐公子罢。”

南英恭声道:“是。臣恰巧遇到唐公子来海边,唐公子关心战况,于是微臣叙述一二,不想时间拖得有些晚了。”

我心里惊讶,南英竟然也可以面不改色地扯谎,可是我并不想编了话来骗子衿,我和南英之间一向坦荡,没有道理如此。可是不愿意南英有任何为难,忙点头称是。

子衿饶有兴趣地问道:“噢?说说看,明空都了解到了什么?”

我有些为难,南英并没有和我说战况,我所能了解的很有限,这要说什么呢,子衿果然是犀利得紧。可是此问必答,我除了只对辽东这一代的地形比较了解,别的一无所知,可此时脑海里跳出一个想法,好填上这一段的空白,沉声道:“是这样的,其实是明空这几日,看到沿海行军,忽然冒出个念头,所以向江夏王了解一下辽东的地形。”

子衿挑眉看我,南英面色稍松,我继续道:“高丽乃半岛之国,与陆地接连不广,若只以传统方法作战,易守难攻,我军长途远征,时间久了未免于战况不利。明空在想,是否可以另遣一路军队,由鲁东出海,从海上攻击高丽,此种前后夹攻,高丽将会顾此失彼,相信可以增加胜算和胜速。江夏王对明空讲述了这一代的地形,明空更认为此计值得向皇上一献。”本来是想说这是南英之计,可是后来又觉不妥,因为我并不清楚南英的作战主张,如此贸然强加给他,未免冒失。而且南英的作战主张,又何必跟我细细道来,万一两头再说不圆,岂不是惹子衿疑心。

子衿眼睛发亮,十分赞许地看着我:“此乃妙计,妙计!”他转头看向南英,问道:“南英,你以为呢?”

南英答道:“臣也以为此计甚妙,只待回营向皇上回报。”南英说完看了我一眼,眼神看起来是赞叹,可是其中尽是了解之意——那只有我能看明白。

子衿拊掌道:“好,就如此定计,江夏王!”

“臣在!”南英朗声答道。

“传朕旨意,行军沿路,由程笛训练一路水军,并跟沿岸渔民购买大型渔船进行改造,组成一路船队,务必准备好,四月之时由鲁东出海,配合主力大军,一举击破高丽!”

“诺!”

此番中军大营门口的说辞,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唐军远征高丽的胜利,可是后人谁又知道,如此策略原来只是用来应付一场风华雪月的怀疑。

然而子衿在国事上的虚怀以纳和知人善用确实让人钦佩不已,我再也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任何一个人比他更适合做个圣明的君主。可他在感情上所存在的微微怀疑让我觉得疲惫,原来爱一个人绝对不止两情相悦这么简单。

第二日行军之时,子衿心情大好,抛弃了马车,自己骑在千里良驹之上,金凯银甲,统军之势压倒众人。我骑了匹温顺的母马跟在他后面,想象大唐开国时可能更是一番令人热血沸腾的光景。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子衿为何一定要坚持亲征。这是一个男人想要一统天下的骄傲,是一个君王毕生的心愿,也是一个父亲希望留给自己的儿子一个强大的帝国的疼爱。

作者有话要说:是不是某揚堅持日更大大?就都不霸王,都打分?既然如此,我來??吧。偶在投行工作的,各位親?可以想象日更的難度哦,认真打打分吧

☆、第六十八章 妙计

贞观十九年三月的一个夜晚,辽东地区,唐军帅帐。我炖了温和补养的安神汤给子衿,走到帅帐门口,高德顺守在门口,见我来忙请安,对我做了个手势,知道有朝臣将军们在,可依然掀开帘子放了我进去。我此时做的宫女打扮,进了帐子,帐子里十几个人都随李世民站在帅案地图前观察着讨论着什么,见有人进来,大家都回过头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此战的主将们都在——南英、李绩、程笛、营州都督张俭,还有长孙无忌等随军的重臣,看来是定计的决策之夜。长孙无忌等重臣都见过我,本应给我行礼,可是因着并不希望外间知晓我随军而行,平日里我一直着男装称唐公子,似乎只是御前的师爷、文书,需要照顾子衿的时候,我只会做宫女打扮,所以他们也不好请安,只是客气地点点头,只有长孙无忌一个虽是打着招呼,但是目光阴沉。阿笛有些吃惊,回了头去看南英,南英几不可查的瞟了阿笛一眼,阿笛才收了眼色。

我对着李世民请了个安,走到茶几前,轻轻把汤放下。刚想着要告退出去,子衿忽然出声:“明空,你过来,来研磨。”

众将们见了有些奇怪,但是都没有做声,我也有些不明所以,但是仍旧照了子衿的话去研磨。我走到案前磨墨,几乎就站在众将外围,身边的几个年轻将领大概从未在军中见过女子,而且我又是后宫之人,都显得有些拘谨,其中一个年轻的绿袍将领站得离我最近,他的耳根都有些发红。

子衿仍是自顾自地和众将众臣们分析战局,引得我也听得入神起来。张俭道:“陛下,臣建议我军应最先攻取高句丽盖牟城,我军北上而伐,粮草接应线路长,盖牟城乃高句丽最为富足的城池,供应各城守军的粮饷,虽然驻军众多,但我军如果能够最先攻下盖牟城,从实的来说能过得富足的粮饷、俘虏高丽兵士,从心里上来说重创高丽士气,此乃上佳选择。”

张俭大约五十岁左右,面貌忠厚严肃,为人踏实妥帖,乃唐军的行军总管领诸蕃骑,为六军前锋,此策略在我看来确实是上佳之选。也听得子衿赞同道:“张将军所言甚是,朕也深以为然。南英,你说说看。”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