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情节,现场的观众评委,都十分高兴。
【老实人总算混上部长了。】
【现在有些电影电视剧,都是让老实人接锅,老实人吃亏,然后三观最正的人,最后活的都是惨兮兮的。】
【总算遇到一个,可以让正面角色飞黄腾达的电视剧了!】
【对呀,我就纳闷,这些编辑是不是跟好人有仇?】
【好人就活该捡破鞋,好人就活该戴绿帽,最后还一辈子翻不了身,抠抠索索,苦不堪言,最后还要以德报怨憋屈一辈子对吧?】
【前边那位观众,你满嘴顺口溜,是要考研吗?】
【不过他说的话却是我们的心里话,这种戏太多太多了。】
【特别是年代剧!】
【王晨的作品,就是这个特点,他是绝对不会让好人没好报的!】
【所以,看他的作品,我从来不会担心自己会憋屈的揪自己头发。】
看着观众们的评价,王晨松了口气。
其实他刚才还有一点心虚,因为就算使用了大师级创作能力。
这看上去情节也没有太大变化。
虽然完美地避过了所有观众们的猜测。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
大师级比专业级,到底好在哪里?
那就是拥有大局观,并且能够审时度势,倾听观众们的心声!
艺术作品,归根结底,是为了取悦大众而存在的。
有些时候很多作者会犯一个误区。
这不限于文学作者,也包括音乐领域的创作者。
有些人总觉得,艺术性高于一切。
而实际上艺术这个词诞生的时候,就是为了大众而服务的。
后来有了所谓的宫廷艺术,才把艺术分成了三六九等。
而实际上,宫廷艺术也只是取悦特定人群的艺术。
如果大家不喜欢,如果大家看了觉得难受,然后又没有什么正能量。
有没有什么积极的心理效应,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体验。
那你创作的作品,就没有任何价值。
只是一堆文字垃圾。
专业创作能力,只保证你语句通顺,基本的逻辑也没有bug。
然后人物的性格不会南辕北辙,可以让你引经据典,辞藻华丽。
但是这些并不是一个作品的关键。
辞藻华丽,只能塑造你作品的外在。
而你作品要表达什么样的东西,要给观众什么样的体验?
那才是真正作品的内核。
福海当上了部长,所有人都很高兴。
没想到当初那个被时代淘汰的裱糊匠,一路摸爬滚打,终于迎来了人生巅峰。
但是福海当成部长,心情却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