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他已经稳稳立足,不再单单靠着自己的家世背景唬人。
韩馥给他留下了丰厚的家底儿,不仅有10万大军,还有文臣武将。
最神奇的是,这些叛逃过来的文臣武将,忠诚度还非常高!
因为乱世之中,大家认的都是家世背景。
四世三公的袁绍,被所有人认为天选之子。
并且袁绍个小伙看着挺精明,在所有门阀世子中,算比较出色的了。
并且还组织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么有排面的事情。
所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大家的重点不是讨伐动作,也不是救出天子。
而是让天下人都记得自己这号诸侯!
讨伐董卓结束之后,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名声大涨!
当然了,除了韩馥和鲍信。
这两位老兄没有,在讨伐董卓中,占到丝毫便宜。
一个损兵折将,一个唯一的心腹大将被杀。
鲍信的势力随机也陷入低潮,地盘不断的被蚕食。
反倒是打了酱油的曹操,趁乱在青州起家!
这个时候青州黄巾军还在蔓延,各路官员已经纷纷逃离。
曹操一边剿灭一边安抚,用最短的时间重整了青州兵,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体系。
在他的冲击训练之下,原本乌合之众的青州兵,成了锐不可挡的存在。
这也为他日后扫平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是这个时候的曹操还是比较低调的。
因为他心里明白,比起袁绍公孙瓒,甚至比起刘表陶谦,自己都差得很远!
现在的曹操手头也仅有几万精兵,缺钱缺粮。
这个时候他只能闷声发展,左右逢源。
而发展起来的公孙瓒和袁绍,都没有对曹操有足够的重视。
公孙瓒将触角已经升到了冀州青州,并且还占据了并州一部分,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而袁绍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冀州,并且也占据青州一部分。
两个人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
这个时候刘备带着关张,已经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公孙瓒。
究竟他为什么离开,其实也很简单。
刘备是志在天下的人!
并且他还讲究仁义,不可能背刺自己的老同学。
如果继续助力公孙瓒发展下去,那就等于给自己树立一个难以战胜的敌人。
经过这一段时间寄人篱下。
刘备已经学习到不少治理领地,募兵打仗的心得。
这个时候他翅膀硬了,想去其他地方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