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扶白小涟坐起来,用靠枕倚在她背后,前面盖好锦被,披上鹤氅狐裘,把一个小小的方桌安在她面前的锦被上,方把那碗面条端了过来。
白小涟接过象牙筷子,低头接着烛光一看,只见那碗里热气腾腾的。
满满的一碗微黄色的面条滑溜溜的,咬起来很有嚼劲,大概是荞麦面的吧。
浮着油花的鸡汤上还飘着几片湛清碧绿的葱花和香菜叶,几片水煮羊肉巴掌大小,被切得薄如纸片一般,红色的瘦肉和白色的肥肉相杂在一起,呈一道弯虹状平铺在靠近碗边的面条上面。还有两个切成两半的茶叶蛋,金灿灿的鸡蛋和外面一圈雪白的蛋清,外面一层黄褐色;四瓣鸡蛋和在一起,好像一朵美味的鲜花,流着油摆在羊肉边上,另外有很多炸好的肉酱臊子,几乎铺满了整个碗面,盖住了下面肉汤子里的面条。
面条阵阵香气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于是她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底朝天,方感觉浑身舒服多了,浑身也有了力气。
“陛下今天没有来吗?”
吃完饭,她才想起苻坚来。
“回国师娘娘,丞相把你送回宫时,陛
下来看过你,只是因为繁忙,你又一直未醒,所以他等不得,只好回去了。”
玉枝一面收拾碗筷,一面回答。
“是这样吗?”
白小涟遗憾地问;“那陛下有没有留下什么话吗?”
“这倒没有,只是要奴婢等好生服侍您。”
“罢了,你端药来我吃吧。”
白小涟见如此说,只得不再费神去猜测,接过药碗一饮而尽,在玉枝的服侍下昏昏沉沉地睡去。
接下来的几天里,苻坚再也没有闲工夫安慰他的后宫了,因为王猛整天都来找他商谈出征打仗的。
那白小涟休养了几日,倒也乐得清闲自在。
只是慕容琳却坐不住了。
她想起因为白小涟而被逐出宫去的慕容冲,恨得咬牙切齿。
苻坚忙里偷闲,偶尔还会去流芳阁探望白小涟,但是她的蓼花斋却再也不肯来了。
慕容琳虽然恨得牙直痒痒,但是却也无可奈何,没有苻坚对她的恩宠和支持,她什么都不是,什么大浪都翻不动。
就这样,一晃,一个冬天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新春再次来临时,凯旋的秦军带回了一位苻坚慕名已久的得道高僧。
这个和尚,就是历
史上鼎鼎有名的释道安,那个令他之后所有的僧家都跟着姓了佛祖的释字的大和尚。
因此,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
老百姓们张灯结彩,门前家家户户都焚香摆案的迎接这位著名的师。
“小白啊小白,你知道吗?”
下朝回来的苻坚在芳流阁的庭院里,一边赏梅花一边对她说;“朕此番派出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半人。”
“一个半人?”
白小涟听着这话耳熟,她突然明白过来,回忆起史书上的记载,于是抢先回答道:“我知道了,陛下。你要的那一个半人,一个就是人人都知道的高僧,释道安,另外半个,不太有名,是与他有过交集的习凿齿,是不是?”
“知我者,白小涟也!”
苻坚听了,哈哈大笑:“正是安公!朕知他是个非凡人物,所以一定要把他请来长安辅佐朕。”
“那么,陛下一定会为了迎接大师,大宴群臣吗?我也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