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口才与人际交往 > 第二章 说话好听求人办事也不难(第3页)

第二章 说话好听求人办事也不难(第3页)

听到这里,经理的脸上立刻起了微妙的变化,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校长,既然如此,你就不必再打报告求三拜四了,一万元钱我捐献给你们。”校长听完后,非常高兴,他紧紧握住经理的手,表示由衷的感谢。

人生在世,不管是谁,都会有求人办事的时候。然而。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需要下一番功夫。在求人办事之前,我们不妨从对方的得意之处开始赞美,然后在谈话间说出自己的请求,这样往往就会如愿以偿。

请人办事说话有讲究

人们常说,方法总比困难多。这里说的方法就是指人们在办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方式,这样才会有效果。其实,求人办事也是这个道理。当我们需要求人帮我们做成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自己求人办事的讲究,这个讲究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还有其他的方面的,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比较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同样一件事,同样身份的人,甲去请人办理则顺顺利利,事情也办得妥妥当当,乙去请人办则变得困难重重,事情也一塌糊涂。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说这是人的因素;有人说这是办事技巧问题。其实这两种因素都不能排除,请人办事是社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综合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含了许多做人做事以及说话的艺术,这里面是有着很多的讲究的。

在做人做事方面,当我们求人办事的时候,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注重一个“请”字,不要认为是别人“理所当然”的事。如果对人开口称“喂",闭口称“喂",那非碰壁不可。另夕卜,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应该说得真诚,同时待人也要真诚。只有礼貌当先,才不会让人生厌。再者,在求人办事的时候,还要注意方式。一般来说如果不是紧急的事,最好是在别人愉快或空闲时提出;当别人情绪不佳或事务繁忙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扰别人,因为此时的请求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另外,在请求方式上,说话要婉转,给对方充足的时间,不要催促过紧,以免使对方左右为难。同时,在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恰当地处理,要尽量体谅对方的难处,特别是自己曾帮助过对方的,更不能有意无意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以免使对方感到为难和尴尬,影响帮助你办事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当你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原则。也许这些事对你本人来说可能是正常的,但对别人来说,由于工作性质和部门不同很可能有“开后门”之嫌。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考虑,掌握求人办事的原则,以免给别人增加负担,影响别人正常的工作,造成不良的后果。

在做人做事方面的这些讲究都是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的,我们在求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具备这样的一些素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对方愿意和你继续谈话。即使求认识的人谈话,我们也要注意一些讲究,免得因为话说得不妥而将事情办砸了,甚至让自己陷入到困境之中。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三国时期,许允担任魏国的吏部侍郎,他在选派官员的时候,多选择他的同乡。魏明帝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心中开始犯嘀咕,认为许允是在结党营私,居心不良,于是就派侍卫将他传去问话。

许允哪里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当他被皇帝的侍卫带走的时候还莫名其妙。好在他的妻子脑袋极为清醒,赶出来提醒他说:“聪明的君主只能以理说服,不能依靠软语相求。“

魏明帝一见许允就责问他为什么只重用同乡,是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许允想起妻子的话,便理直气壮地说:“孔子曾经说过,在举荐人才的时候要举尔所知我之所以任用我的同乡,那是因为我对他们非常了解,觉得他们担任那些职务非常合适。如果陛下认为臣所说的话有不实之处,完全可以去考察他们,看看他们到底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甘愿承受一切责罚,但如果情况属实,还请陛下开恩放臣回去。”

魏明帝便对许允举荐的那些同乡做了一番细致考察,发现每个人都可以胜任其职,于是对许允褒奖一番,让他回家了。

许允重用同乡,并未违反魏国的荐举制度。不管他此举用意何在,也不管这么做是否妥当,只要完全合乎皇帝认可的“理”,他就高枕无忧。许允的妻子也明白,和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据“理”相争,所以,她才叮嘱老公要以理服人。许允同样明白这个道理,面对皇帝的责问,坦然以孔子举荐人才时要“举尔所知”相对,并通过用人称职这条硬道理,摆脱了自己结党营私、居心不良的嫌疑。

求人办事的时候不仅仅要从对方的身份来说话,还要看对方的性格说话。不同性格的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了解了对方的个性和喜好,做到知己知彼,再灵活运用“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力,一定能“笼”到人心。不仅如此,还要揣摸对方的心理说话,只有了解了对方的心理,我们才能够抓住对方的心理,顺着对方的思路进行说话,这样才有利于自己求人办事的成功。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在求人办事说话的时候,要看清对方的文化层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那些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往往就显得比较清高,我们不容易接近。我们要想求这样的人办事,就要学会表现自己,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并且让他欣赏你,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得到他的帮助。而当我们需要求一些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帮忙办事的时候,就不应该装腔作势、满嘴文纟刍纟刍地高谈阔论,也不能以文交心,以诗会友。而应该放下文人架子,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话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显得平易近人,与对方没有距离。对方一旦有了这样的感受,办起事情来就会很痛快。

在当今社会交往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求人办事是一件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当我们需要求助别人的时候,在具备应有的素质之后,我们还要会说话,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说话,只有这样,你的求人之举才不会无功而返。

求人难言之时巧开口

在生活中,求人办事是一件非常需要能力的事情。要想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就需要和对方进行充分的沟通。有的时候,尽管你有很好的口才,但是由于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有的话还是难以说出来。然而,要想交际顺利,求人成功,这些话又是非说不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采用适当的说话方式,将自己感觉为难的话巧妙地说出来,这样既达到表达自己的目的,又能够让对方乐意帮助你。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人的性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在面对不同的人时,如果我们都采用同一种方法的话,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甚至是和他人造成冲突。人们常说,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就是有效的沟通,如果不能沟通,就不可能进一步地了解和谈话,这样的话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会成功,更不用说求人了。因此,在我们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观念与对方不同时,首先,在态度上,应当给予对方发表见解的机会,并且表明我们能够理解他的观点,然后再委婉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能够使沟通更加有效,并且请求别人办的事往往也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

战国期间,赵太后刚刚主持国政,秦国就加紧攻赵,面对秦国的猛烈攻势,赵国难以抵挡。面对这样的危机形势,赵国派使者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国国君说:“要我国出兵可以,但是必须让长安君来做人质,这样我们才会出兵。”然而,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听到齐国这样的要求,赵太后非常生气,说什么也不肯。后来,很多的大臣都向赵太后上奏疏,但是赵太后都不同意,并且还说,谁要再这样说,就将谁治罪。

朝中就这样一直僵持着,然而全国的局势已经是岌岌可危了。面对这样危机形势,左太师触龙不顾自身安危,直言自己想拜见太后,赵太后知道他的来意,于是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触龙进宫后慢慢地走上前去,先到赵太后跟前就向她谢罪说:“太后,我脚有毛病,一直无法正常行走,很久没有拜见您了。担心太后您的身体欠安,所以希望能拜见一下太后。”赵太后说:“我只能靠车子行动了。”触龙又问赵太后:“每天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靠喝点粥维持。”触龙说自己最近也是不想吃东西,然而,每天勉强散散步,渐渐地喜欢吃东西了,身体也舒服了。太后说:“我可做不到这点啊。”脸色稍微缓和了些。

随后,触龙又说自己的小儿子,没什么出息。现在自己老弱体衰了,我私下里很疼爱他,所以我希望他能充当一名王宫卫士。太后说:“好吧。他今年多大了?”触龙回答说:“15岁了。虽然年纪尚小,老臣还是想趁着自己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太后说:“男子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触龙回答说:“比妇人家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人家疼爱小儿子才特别厉害呢。”触龙说:"老臣私下里还认为您疼爱燕后要超过长安君呢。”太后说:“你错了,我疼爱燕后远不如疼爱长安君厉害。”触龙说:“为人父母的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您送别燕后时,在车下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掉泪。祭礼时总是要替她祷告说:千万别叫她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后代为王吗?"太后说:"正是这样。”

紧接着,触龙问:“从现在起,上推到二代以前,甚至推到赵氏立国的时候,赵王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有侯位的吗?"太后回答说:“没有。”触龙又问:“不只是赵国,就是其他诸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回答说:“没有听说过。”触龙就说:“这些国君们,有些是自己取祸而亡,有些是祸患延及子孙而亡。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不会有好结果吗?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丰厚但没有为国出力,只是拥有大量的金玉珍玩而已。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很尊贵,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贵重的金玉珍玩,却不让他趁现在为国立功。有朝一日太后您不幸去世,长安君将倚仗什么在赵国安身立命呢?老臣以为您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所以说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那就听您怎样安排吧。”随后,齐国出兵,赵国得救。

古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话说的一点不假,正是触龙的三寸之舌,终于使赵国暂时免于亡国之危。本来这是有生命危险的,并且也是很难直说的事情,但是经过触龙的巧说,最后终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求人的时候巧妙地说出难言之语是一门艺术。很多时候,这些难言之语不好开口时,不妨采用一种委婉的辞令,这样往往就会有意外的收获。要做到委婉,就要在讲话的时候不要直接陈述其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并且越揣摩,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是越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道出难言之语的艺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掌握的,只可以在生活中逐渐积累和摸索中获得。

事实上,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隐约之词、委婉之语是一种很常

用的语言表达技巧,特别是针对那些难言之语,用委婉的语言表述技巧,那是再好不过了。委婉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故意游移其词的手法和幽默与讽刺的手法等。

交际场合中,人们在说话时,常常使用故意游移其词的手法,给人以风趣之感。再者就是幽默与讽刺的手法。在使用委婉的方式道难言之语时,如果能加上幽默和讽刺那是再好不过了。然而,在运用这些委婉的表达技巧的时候,一定要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令人生厌了。

生活中,与别人交谈有时要直言不讳,有时则需要含蓄、委婉。掌握语言的技巧与方法,能使我们的语言发挥出更佳的效果。但是无论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至少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拥有一个理论做根基,然后才能试着接纳自己,去接纳属于自己的生活。当我们在求人的过程中遇到有难言之处的时候,就要学会采用巧妙的说话技巧,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话发挥出效用,让他人乐意帮忙。

巧用幽默的语言求人

平淡的生活中往往也需要一些点缀,而幽默的语言就是这许多点缀中的一种方法。不管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幽默的说话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技能。适当地运用幽默的说话技巧,不仅仅能改善人际关系,去除忧虑愁闷,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拉近彼此距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办事氛围。其实,在求人办事过程中,幽默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南唐时期,朝廷对京城征收多种赋税,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大臣申渐高也为此十分担忧,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向皇上提出减税的建议。

这一年,京师适逢大旱,皇上问群臣说:“外地都下了雨,为什么京师不下?”

听到皇上的问话,朝中大臣都默不作声,这个时候,大臣申渐高就趁机说:“回禀皇上,因为雨水怕抽税,所以不敢入京城。”皇上听后大笑,但是大笑之后,他已经明白了申渐高的用意,随后,皇上就决定京城百姓减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