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色惑人心,风未动,树已经静不下来了。
程彦狐疑地往外看了一眼。
晴空万里,一缕风也没有。
多是李斯年一肚子坏水,刚才又在算计着旁人,没有用心去听他的话。
想想李斯年往日的手段,程彦又有些同情被他算计的那人。
被李斯年盯上,可不是一件好事。
程彦腹诽着,庆幸着,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李斯年听完笑了一下,道:“倒也不错,一箭双雕,翁主好巧的心思。”
程彦道:“彼此彼此。”
讲真,被李斯年这种长着一百颗心肠的人夸赞,她莫名的心虚。
事情议定,程彦吩咐下去,只等着去抓大长秋的小辫子。
想想在舅舅背后挑拨母亲与舅舅的关系的杨奇文的嘴脸,与表面天真无邪实则一心算计的薛妃吃瘪,她心里便痛快的不行。
。。。。。。。。。
时光如流水,匆匆流逝。
这一日,杨奇文与往常一样,在大长秋的带领下,去找薛妃。
路上的卫士与宫人们早被大长秋打发得远远的,僻静的小道上只有昏黄的宫灯照着前方的路。
走至花影重重掩饰着的小亭,大长秋无声退下,身着杨妃色的薛妃起身相迎杨奇文。
杨奇文位列三公,莫说薛妃了,哪怕天子见了三公,也是要离席相迎相送的。
杨奇文受了薛妃的礼,略微颔首,算是还了礼,坐于薛妃对面的石凳上。
夜风微凉,杨奇文捋了捋胡须,对薛妃到:“娘娘这一步棋走得当真巧妙。”
往军营里塞人并不是目的,他与薛妃真正想要的,是里间长公主与天子的关系。
经过镇远侯一事后,长公主对于朝臣们往军营里送人的行为极度敏感,若换了英明果决的天子,北狄压境,朝中无能征善战的武将之时,说什么都不会去拂长公主的逆鳞。
可李泓不一样。
李泓虽然仁善,理政也算勤勉,可扪心自问,他与英明果决的天子没甚关系,要不然,也不会被薛妃三两句话便挑动了心思,去动一手将自己扶上皇位的长姐。
李泓此举,不异于自毁长城。
长公主一倒,以李泓绵软的性子,根本镇不住蠢蠢欲动的世家。
更何况,还有李承璋与薛妃在一旁虎视眈眈。
杨奇文有时候也会想,若是长公主当年不这么心狠,稍微留下一两个兄弟,那么今日执政的,或许便不是李泓了。
薛妃笑了笑,道:“相爷折煞妾身了,一切都是相爷计划得好。”
祖父并不支持她夺嫡,为了儿子,她只能靠自己,杨奇文是一国丞相,她早就与杨奇文合作了,只是苦于中间没有人穿针引线,吴皇后被废后,大长秋被派到她殿里,大长秋是杨家的人,她这才得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