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大奎哥很仗义。”
停好车子,陈凡和张蓝又赶紧拎着桶子往水箱里补充点海水。
其实短途的海鲜运输,没有海水也问题不大。
但补充点海水,保鲜的时间总是能长一些。
忙活了一阵,眼瞅着天蒙蒙亮了,海面上也传来“突突突”发动机的声音,一艘艘渔船开始进港了。
等着上货的鱼贩子们都有些躁动,纷纷往码头边聚拢。
但秩序并不乱。
渔船靠岸后,大奎和几个手下指挥着,让渔船轮流卸货。
第一艘船先卸了一堆杂拌儿鱼。
就是杂七杂八的各种鱼,不太值钱那种,但偶尔也夹杂几条像墨鱼一样略值钱些的海鲜。
渔夫用靶子特地扒开杂拌鱼给鱼贩子们看。
“全包两毛五啊!”
张蓝看也不看那堆鱼,而是眯缝着眼看向船上。
有几个鱼贩子凑到跟前看了看,扒拉了几下不表态。
大奎挥挥手:“快点!没人要就先拉到一边儿。”
人群最后面那些拎着编织筐的散户一个个摩拳擦掌。
看来,这也属于准拍卖模式的,不过没那么繁琐。
大户要是不买,小散户就开始称斤轮两了。
一个鱼贩子说:“我要一半。”
大奎喊:“还有人要吗?凑一下,赶紧点!”
又有两人过来了,渔夫搬来大抬筐,推来地秤,把这堆杂拌儿鱼分给他们三个。没一会儿功夫,场地就全清了。
片刻之后,这艘船上又卸下一堆东西。
陈凡一看,是赤甲红!
这赤甲红又叫梭子蟹,是渤海一带常见的螃蟹。
这些赤甲红小的有杯口大小,大的也有拳头大,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80年代中期以前,海鲜还很便宜,眼下到了80年代末,海鲜价格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这种规格的螃蟹,老鱼市一般都卖五六块钱乃至七八块一斤,普通老百姓都吃不起。
“一块八啊!全包一块八!”渔夫喊。
陈凡吃了一惊。
他知道卖海鲜是个体户中最赚钱的,没想到利润这么高。
陈凡再掉头一看其他鱼贩们,他们也是一脸的兴奋,显然知道这是好东西,一个个都不由自主往前靠拢。
张蓝看起来却不动声色。
大奎挥挥手:“让老的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