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台下上万人的各色人等,
就连余贤自己也有些感慨,当初他开堂讲学之时,也就三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那还是因为给面子才过来的百姓。
而今,那三位老人早已经拥有举人之才,在余贤的资助下,还合伙开了一家书斋。
“各位…”
整理了一下思绪后,余贤轻声说道。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各位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今日里我们就不再读书了。”
众人听说不再读书,纷纷露出失望之色。
但余贤威严太重,他们也不敢高声议论。
只能静静的听着,如果搅扰了课堂,很可能就会被请出去。
余贤见大家都有些失望,也不解释,笑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那么,孔圣的意思是让我们重复读一遍书籍吗?并不是…”
“习者,有学习之意,也有复习之意。”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复习的目的。”
“是要知新…”
“各位,当我们读书到一定的程度,是不是就会产生一些疑惑或者不解之处呢?”
见台下众人齐齐点头。
余贤才开口说道:“这就是知新!”
“当我们产生新的疑惑,并且解决了这个疑惑,就是知新,而不是每日里抱着同一个道理在那反复咀嚼。”
“这样吧,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
“相信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疑惑,如有不解之处,可写于纸上,一个一个往前传,待我收集起来,选取大家都不解的地方进行讲解。”
众人大喜,纷纷拿出笔墨纸砚开始书写,
不多会儿,一张张纸条就传了过来。
余贤大致跑了一站,将一些问题比较集中的疑惑一一进行了讲解。
台下上万人听得如醉如痴。
随着他的讲解不断进行,大地上丝丝缕缕的金色雾气缓缓升起。
但现场近万人竟然都没有一个人发现。
“大家都在问,如何写诗作词…”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什么是诗什么又是词。”
“首先,所谓诗,通常是指以平仄和韵律为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讲究严格的格律和音韵。”
“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较为自由,而近体诗则更加注重格律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