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嬴政身着便衣,带着蒙毅、顿弱、冯劫、夏无且四人悄然来到了上郡的高奴城。高奴城不大,却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嬴政等人穿行其中,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当他们路过一处茶摊时,一群老汉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的声音传入了嬴政耳中。嬴政好奇心顿起,示意众人停下脚步,悄悄走近。只见茶摊中间,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汉正手持一份《大秦日报》,字正腔圆地念着上面的文章。
“在我热爱的秦国大地上,可能还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需要我们一步步开疆拓土、攻坚克难,发展秦国!这伟大的使命召唤着我们秦人前赴后继、敢为争先。这条难走却必须走的路,才是我们秦人矢志不渝的精神,它像一颗颗星辰,闪耀在秦国最需要的地方。年轻官员们,到西北部去,到基层去,到百姓需要的地方去!”
老汉念完,目光扫视一圈,眼神中满是期许与热忱。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好!说得太好了!”
“咱秦人就该有这股子劲儿!”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眼神中透着骄傲与自豪。
嬴政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这些话语,心中泛起层层涟漪。这些质朴的言语,道出了秦人的壮志豪情,也让他看到了秦国蓬勃向上的力量。
这时,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中年男子,也就是路人甲,笑着站起身来,拍了拍腰间的布带,满脸得意地说道:“我家那小子,前几天参加了郡考。瞧他那几天复习的劲头,我就知道差不了。等他高中了,我一定让他去陇西、月氏,好好为百姓办事!”说着,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儿子在远方建功立业的模样。
旁边一位身材魁梧的路人丁听闻,连忙拱手作揖,笑着说道:“那就先恭祝你儿高中了!我家那两小子,对读书狗屁不通,成天就知道舞刀弄剑。我呀,准备让他俩参军去,让小儿好好读书。说不定哪天,他俩在战场上立个大功,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参军也不错!”路人丙微微点头,摸着下巴上稀疏的胡须,慢悠悠地说道,“如今咱大。年轻人参军,既能保家卫国,又有机会建功立业,说不得哪天能立个大功,那就不得了啦!”
路人乙附和道:“是极、是极,我长子三年前跟随东方腾部长征伐韩国,牺牲在颍川郡,朝廷每年都会前来家中慰问。次子跟随太子殿下北伐匈奴和月氏,前不久被提升为千户长。要不是朝廷有政令每家必须有一青壮在家,我都想让幼子从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嬴政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感慨万千。这些普通百姓,虽生活在社会底层,却心怀家国天下,对大秦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望。他们的朴实话语,让嬴政更加坚定了继续开疆拓土、发展大秦的决心。
蒙毅站在嬴政身后,轻声说道:“大王,这些百姓对大秦忠心耿耿,实乃我大秦之幸。”
嬴政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欣慰与赞许:“正是有了这些心怀家国的百姓,我大秦才能日益强盛。”
就在众人讨论正酣时,一个年轻后生突然挤了进来。他身材挺拔,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英气。只见他抱拳向众人行了一礼,高声说道:“各位老伯,我自幼便立志投身大秦,为国家效力。此次听闻太子殿下招募年轻官员前往西北部基层,我若高中定会前往月氏、匈奴。我定不负大家期望,为百姓谋福祉!”
众人闻言,纷纷投来赞赏的目光。那位念报纸的老汉走上前去,拍了拍年轻后生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小子,有志向!你这是响应号召,去干大事啊!记住,到了那边,一定要脚踏实地,为百姓办实事。”
嬴政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心中十分欢喜。他走上前去,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说道:“年轻人,好样的!大秦需要你们这样有志向、有担当的人才。只要你一心为民,定能有所作为。”
年轻人看着眼前这位气质不凡的陌生人,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忙说道:“多谢前辈鼓励,晚辈定当竭尽全力!”
嬴政笑着点了点头,又与众人聊了起来。他从百姓的生活琐事问到边疆的防御情况,从农业生产聊到商业发展。众人见他谈吐不凡,问的问题也都切中要害,对他渐渐多了几分信任和敬重,纷纷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蒙毅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不时将一些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他深知,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对陛下制定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茶摊前的人们仍意犹未尽,但也不得不散了。嬴政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大秦的百姓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大秦帝国必将繁荣昌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嬴政等人继续在高奴城中漫步,月光洒在他们身上,留下长长的影子。嬴政回头对蒙毅等人说道:“今日听到百姓们的肺腑之言,让孤深受鼓舞。我们定要励精图治,让大秦的每一寸土地都繁荣起来,让每一位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蒙毅等人齐声答道:“大王圣明,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大王开创万世之基业!”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嬴政深入高奴城的大街小巷,与各行各业的百姓交谈。他走进农田,与农夫们探讨种植之法;来到工坊,和工匠们交流技艺创新;还到了集市,了解商业的运营情况。
在农田里,一位老农向嬴政夸赞道:“这两年雨水不均,幸好大王和朝堂大臣高瞻远瞩提前修筑了水渠,才让我们百姓得以丰收。而且我们几户联合起来向九州钱庄贷款买牛同时承包了百亩公田,收入提高了不少。”
在工坊中,一位铁匠向嬴政展示了他新研发的农具。嬴政仔细端详着,对铁匠的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表示会鼓励更多的工匠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
在集市上,嬴政看到商品琳琅满目,但也存在一些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他要求地方官员加强管理,规范市场交易,保障商家和百姓的合法权益。
嬴政每到一处,都认真倾听百姓的诉求,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百姓们起初并不知道这位和蔼可亲的陌生人就是大秦皇帝,但随着接触的深入,他们从他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了一种威严和智慧,渐渐猜到了他的身份。然而,嬴政并未公开自己的身份,他希望能以这种最真实的方式了解民间疾苦。
离开高奴城时,嬴政已是满载而归。他带着百姓的期望和嘱托,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途。在马车上,嬴政陷入了沉思。
喜欢大秦二世公子华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秦二世公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