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茗儿在台下接受同门道友的安慰时,同时感受到了陶宝的关切目光,虽然奇怪,但还是回以淡淡地一笑。
陶宝双目深注,道心轻颤,险险以为李茗儿认出了自己。
“耿离,听说你刚才重伤了龙行道派的钱宗,到底怎么回事?”就在陶宝心cháo起伏时,他的道基引路人大道士杨林忽然走了过来,一把扯住他,低声问道。
“见过杨前辈。”陶宝不敢怠慢,连忙施礼道。
无论在任何一个道派,道基引路人都是最重要的关系人物之一。
“嗯,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什么时候惹上了龙行道派的。你要知道,他们可是有皇家背景的道派。等闲不要轻易招惹他们。”杨林赤面凝重地说道。他虽然不怕对方,但道家与皇家暗斗了几千年,从大周到大魏,甚至还有更久远的历史,所以能不惹下他们最好。哪怕只是表面作态也好。
陶宝微愕,然后对杨林说出当时情况。
大道士杨林年老成jīng,听出其中必须有所隐情,点了点头道,“耿离,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你现在就回山华殿去吧,我会对外称你身受重伤,不再会按受斗法台约斗了。”
陶宝看着杨林一张赤面如火,心中生出感动,知道对方是为了自己着想。心中虽然舍不得李茗儿和小妹,想多看她们几眼,但暗暗忍耐下来,回山华殿去了。
他这一走,可苦了其他桃门弟子。包括龙行道派在内的七八家道派弟子俱是四处寻找耿离约斗,结果被告之耿离重伤,但谁也不傻,都知道定是耿离潜藏起来,无奈之下,就把邪火撒在了其他桃门弟子身上。一天下来,桃门弟子莫明其妙地败多胜少,亏输折损。
不过,耿离一指败龙行的美名也就此传扬开去。
山华殿内,李昆喜笑颜开,揉搓着陶宝地脑袋,笑道,“到底是我的爱徒,果然给本道人争了脸面回来。今晚我就放你出去,会会你的相好怎么样?”
陶宝晃着脑袋拼命躲开李昆的魔爪,不忿地道,“师父,为什么你又把奖我的十瓶桃花酒扣下了。你不让我喝,让我送人也好啊。”
李昆丑脸冒光,乐道,“为师帮你做主,就当拜师礼,送给为师好了。喂喂,你今夜到底出不出去?如果出去,就正好替为师办点事儿。”
陶宝大讶,这才明白,放假是假,替他办事儿才是真。;
………【第五十六章 秋花院】………
陶宝连忙说道:“出去出去,这就走,师父有什么要事请吩咐徒弟就是了。”
李昆道人满意地道:“我这里有本上古珍本,你替为师送到秋花院,找一个叫做赵便如的老道交给他就行了。”
陶宝微讶,原来是他,脑中立即想起刚入京都是遇到的那个霸道的老道。不过,师父怎么会认识他的?上古珍本,莫非是阳文?那赵道人塞给自己的阳文纸条还在怀中呢。
李昆从怀里掏出一本极为古旧的书册,交到陶宝手上。随口说道,“这是上古时的一本经卷,极为珍贵,你可要仔细些,不要弄丢了。要找相好的,也要先把为师的事情办了。”
“是,弟子明白。”陶宝一眼便看出这册子封皮写的三个阳文,《御念经》。心中一动,立时想到了道念修炼。会不会有些关系呢?当着李昆的面,陶宝故作不识,仔细将其收好。
等下了山,陶宝却没有直接找去秋花院,而是找了个旅馆,开了房间翻阅起这上古珍本。也幸好李昆不知他识得阳文,并没有用道法封印,才让陶宝拣了个大便宜。事实上也不能说李昆疏忽,这天下识得阳文的可谓极少,jīng通的更是凤毛麟角,他哪里想得到陶宝小小年纪竟然对阳文这般通晓。
陶宝翻看《御念经》,越看越是兴奋,与他想像的一样,这竟是一本极为难得的上古道家珍本,而且内容正是关于如何修炼道念的,简直就是为他准备的一样。陶宝压制住自己极其激动的心情,立刻在房间里拿出纸笔翻抄起来。全册共有阳文近千字,里面有些文字是陶宝从来没见过的,不过经过上下通联,大体意思已经尽数掌握。抄完最后一字,陶宝长舒口气,将册子合上,抄录的几张纸则更为珍贵地贴体收藏起来。虽然上古道典并不一定强于现今,但陶宝深知,像是这类专门修炼道念的道法可以说万金不易。今番可算是撞了大运了。仅仅这一本《御念经》便抵的上之前所有付出的心血和代价。
秋花院座落于府城内,是极其著名的jì馆之一。比之上次他去过的凤来院要强上不只一个档次。像凤来院门口还有些艳女临街招徕顾客。而秋花院雅静之极,门前只有一对大红灯笼高挂院门两侧。高墙之内,绝无浪荡欢场之声,只隐隐地传来丝竹琴琵之声,显得文明高雅,若非门前秋花院的匾额,陶宝甚至会以为这里是间书院之类的地方。
陶宝跨门而入,却被门房拦下,原来这里只接待熟客,像陶宝这样面生的客人绝无可能进得去,纵是高人一等的道人也不行。
陶宝哑然失笑,第一次吃了闭门羹的地方竟是间jì院,当真有趣的很。无奈之下,陶宝只好报出了赵便如的名号。
门房眨眨眼睛,将信将疑地道:“赵道爷很少有人会找他,你可有什么凭证,否则他老人家怪罪下来,我可受不了。嗯,若你是找他要帐的,我劝你还是回去吧。昨天就有两个道人被他很没脸皮地赶了出去。”
陶宝微笑道:“我不是要帐的,我是来送东西的。你便说是桃门李昆道人派人来的。他必然会见。”
门房见陶宝谦谦有礼,并没有以道压人,也没有仗着道法偷偷溜进去,对他好感大生。说道,“那道爷您稍等,我进去给您问问。”
陶宝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