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一生,独爱文学。
面对老首长的询问,梁上泉受宠若惊,连忙回答道:“《喧腾的高原》、《开花的国土》、《云南的云》、《寄在巴山蜀水间》、《红云崖》,这些是我出版过的几部诗集,还有影视剧本《神奇的绿宝石》、《媚态观音》和《熊猫与我同行》。”
“恩。”虽然这些诗集和电视剧老首长都没有读过或看过,但出于对艺术工作者的尊重,老人家还是点了点头。
梁上泉也不是没有眼力见的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免有些尴尬。
直到车厢了放起了音乐。
播音员用音调高扬的声音预告道:“下面请欣赏~歌曲《小白杨》。”、
梁上泉随口对首长道:“这支歌也是我写的。”
已经摘下军帽,正在解军装扣子的首长听了梁上泉的话之后神情有些凝重。
随即首长重新系上军装的扣子,戴好军帽,在车厢内里立正站好,啪地向梁上泉敬了一个军礼,道:“谢谢你为我们军人写了一支好歌!”
0149 新时代,续写小白杨精神
0149 新时代,续写小白杨精神
“大概是从二零零二年开始的吧,塔斯堤哨所的小白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到哨所采访和观光的人络绎不绝,塔斯堤哨所也成为了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那一年的五月份,疆省军区正式将塔斯堤哨所对外称名为小白杨哨所。”
“当你走近哨所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是八个醒目红色大字‘卫国戍边,无私奉献’。白杨树高大的树干上,是‘小白杨守边防’六个红色大字,上面刻着很多已经离开的战士的名字。”
王亮:“时代在进步,小白杨的精神亘古不变,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八十年代的小白杨故事讲了,如果朋友们不厌烦的话老头子我再讲个新世纪的小白杨故事,好吗?”
王亮本来没有打算讲太深的,但在讲述孙龙珍和程富盛和八十年代哨所官兵们的故事的时候,他又想起了一个人。
评论区。
“当然可以了,这样的故事请给我来一沓!”
“好!但是我有一个问题,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牺牲了吗?是不是一个哀伤的故事?老首长,且容我先准备好卫生纸。”
“老首长,讲吧,你讲啥我们都爱听。”
“+1”
“+2”
“+3”
“+10086”
王亮笑了笑,回答道:“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相反,这是一个美丽而又欢快的爱情故事。”
讲述,开始了。
二零零八年的春天。
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结束了,新兵下连队,分配完单位之后赵兴和新战友们乘坐军用卡车离开了营部。
目的地: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
那年,赵兴十八岁。
哨所扎在陡峭的山顶之上,那时刚刚开春,山上的积雪还没有化开,卡车加足了马力也上不去。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