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明望族全文阅读 > 第135部分(第2页)

第135部分(第2页)

说什么相府出身的大家闺秀?实际上娘家早已败落;却偏偏端着贤良贵女的架子;将沈家上下哄得服服帖帖。

对她这个姨母;不是面子情;不见真心恭敬。

自己这个女儿又是娇养大的;有这样一个厉害的妯娌压着;这些年来过得委实不容易。幸好二老爷是好的;晓得疼人;总算使得老太太没有后悔当年抢了这个外甥做女婿。

三十年前;一手推动沈乔两家婚事的;正是乔老太太。

乔氏当年只有十二、三岁;天真烂漫;要是没人诱哄;哪里会起淑女之思

二老爷是孔孟门生;大家少爷;也不是轻浮放荡之人。要不是乔老太太时常叫外甥过去;又有意给安排;二老爷与二太太哪里有机会相处?

归根到底;是乔老太太娇养女儿;舍不得将她嫁到旁人家吃苦;才盯上自己姐姐家的外甥。

大外甥年纪比乔氏大八岁;已经娶妻;自然不是考虑之内;二外甥比乔氏大三岁;又是少年才子;前途可期;不正是最好人选?

她晓得二外甥已经有婚约;可也晓得孙家身份;很是不以为然。

三老太太因沈孙两家婚约;没少对乔老太太这个亲妹妹抱怨。

只是三太爷积威所致;加上三老太太向来“以夫为天”;即便嫌弃孙氏出身低;可也没有起过悔婚的念头。

还是乔老太太买通姐姐身边的婆子;时常在三老太太跟前念叨些“谁家女婿得了岳家提挈”、“谁家取得小门小户媳妇交际中丢丑”、“谁家娶了商户出身媳妇被笑话贪财”之类的话;才引得三老太太对次子与孙氏的婚事越来越不看好。

等到二老爷与乔氏两下有情的事情爆出来;三老太太明知丈夫不快依旧“顺水推舟”地应了此事。

而后;沈家与孙家退亲;二老爷与顺利与二太太成亲;乔老太太顺心如意;本是欢喜的。

可随即就是晴天霹雳;二老爷夫妇直接被分了出去;沈家也就此远了乔家

不仅沈家运势急转直下;没过几年三太爷、三老太太相继病亡;乔家的rì子;也并不好过。

乔老太爷在一次“京察”中被寻了错;夺了国子监祭酒的清贵差事;降两级外放出京;后来就至死没有再爬上来过。等到下一辈;大老爷、三老爷虽入仕;却是晋升艰难;二老爷更是只能顶着个监生的名头混rì子。

如今乔老太太儿孙的前程;又要仰仗沈家这边。

可沈家当家的大老爷、大太太;同乔家并不亲近;对她这个姨母客客气气不见亲近。

沈珞没有定亲时;乔老太太本打算两家亲上加亲;将长房孙女许给沈珞。二太太却瞧不上兄长家的门第;不愿意娶娘家侄女;主动挑了何家。

为了此事;乔老太太还曾埋怨过女儿;母女两个有过嫌隙。

不过等到沈珞出了意外;最心疼女儿的还是乔老太太;哪里还舍得埋怨?母女两个重归于好;倒是比之前往来更紧密。

待听说沈家要过继嗣子时;乔老太太并没有想到“亲上加亲”上。老人家好强;被女儿嫌弃了一回;哪里还有脸提这个?

不过今rì见了沈瑞、沈珏兄弟两个;乔老太太却是不由多想了几分。

旁人见沈家三兄弟共居;还以为沈家并未分家;乔老太太却是晓得的。

这个家里是长房当家;现下是;以后也是。

自己的女婿只是从五品;今年又没有升迁的消息;可大老爷如今已经是尚书。

过继嗣子是为了传宗接代;以沈瑞的年纪;肯定会早早就成亲;到时难道要女儿在侄媳妇手中讨生活不成?

至于二老爷夫妇分出去的事;乔老太太在脑子里想了想就给否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二太太在尚书府;乔家与这边走动起来才更加名正言顺。

心疼闺女的同时;乔老太太不得不为儿孙做打算。

原本不曾听闻沈家择嗣之前;乔老太太想的好好的;等沈珞周年后;就择一孙求娶玉姐。

沈家这样人家;虽不会召赘;可对于玉姐这几房剩下的最后一点亲骨血;叔伯只有越发疼爱的。旁人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沈家却不是这样;从沈杨两家交好至今就能看出来。

等以后过继年幼的嗣子;即便养成;也未必能越过亲闺女、亲侄女去。

谁会想到沈珞过世不及半年沈家就议定了嗣子人选;而且选的还不是年幼的嗣子;而是十几岁的半大少年。

同两房名正言顺的嗣子相比;玉姐这个二房庶女反而显不出分量来。加上三太太怀孕;不管是男是女;嫡出到底比玉姐这个庶出贵重……

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盘(二)

“瑞哥的亲事;徐氏可提及了?”乔老太太问道。

二太太闻言;抬头望了乔老太太一样;就有几分不痛快:“娘怎么问起这个来?且不说如今老爷没回来;尚未正式过继;就是过继了;也不差这一年半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