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日本战国史 > 第43部分(第2页)

第43部分(第2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正月十一,行长等人狼狈不堪,径直逃至长政驻守的白川。长政算是条汉子,一直等着平壤残兵。行长等见到自己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咧着大嘴说不出话来,再点点人马,可怜一路上冻死无数。

宇喜多秀家亦于汉城得到消息,明军大举进攻,平壤仅几日就被攻陷。他急忙召开军议,齐聚各路倭酋共商大事。会上决定,为避免被各个击破,汇集各路军团,与明军于汉城城下决一雌雄。

命令传至白川,长政、行长等收拾停当,准备南撤。可明军就要杀到眼前,此时南撤,必遭追击,可谓犯了兵家之大计。倭酋当然亦是熟读兵书,这点道理还是知道的,可派人殿后呢?明知送死,谁愿担此重任呢?还好,麾下并不都是吉统那种贪生怕死之辈,响当当的好汉也是有的。家臣粟山鸟康自告奋勇,率一部迎明军北上,距白川十里处的小河南岸布防。南下明军未给倭军“半渡而击”的机会,趁夜倭军松懈之时,悄悄渡河。待次日清晨,鸟康出营观望时,明军已于南岸摆开阵势。鸟康抱着必死的决心,领兵闯入明军阵地,结果当然是无一生还。行长、长政则趁机分头行动,掉头南撤。正月十八,二人相继回到汉城。

加藤清正刚从吉州撤回到咸镜道最南端的安边城没多久,便接到大举南撤的命令。还没等他反应过神来,大明的劝降使者也进城了。清正心里憋着一肚子火,刚刚撤回来,又让我南撤,连连逃跑岂是武士所为。见到明使,清正更是气急败坏。为了一解心中郁闷之气,不知他从哪里抢来一名朝鲜女子,日日寻欢,夜夜作乐。据说此女有倾国倾城之貌,闭月羞花之美,号称朝鲜第一美女。军令不可违,既然让我撤退,我便撤了事,但拖着两个朝鲜王子就够受的了,再拉着个朝鲜小妞,甚为不便,倘若临阵寻欢之举走漏消息,那还了得?反正甜头已经尝到,何不如此这般,来他个干净利索。想到这里,清正一不作、二不休,当着明使的面,将那美女捆绑于树上,一枪将其扎死,随后带着部队、拽着俩王子开始南撤。

撤退命令传到白川以南、朝鲜三都之一的开城,遭到守将小早川隆景的强烈反对。他极力主张决战之地应在开城,像秀家那样空手让出北边大片“领土”,将会失去战略纵深。他决意带领第六军团与明军于开城决战,誓死不撤。隆景年已六十,精通战法,在军中颇有威望。秀家虽为总大将,也畏其三分,这得烦请奉行大谷吉继到开城游说,最后终于说动隆景。也许隆景觉得完全退回汉城,将颜面无存,于是撤至汉城西北三十里处的碧蹄馆(位于现在京畿道高阳市德阳区碧蹄洞一带),便停下脚步,扬言要在该地与明军决战。

同在正月十八,隆景率军撤出开城。半个时辰后,李如柏所部便进入开城,光复了朝鲜的另一个陪都,三都之中仅剩下汉城了。闻听开城光复,朝鲜百姓兴奋之极,更有甚者,一些汉城百姓于正月廿三,在城内纵火。秀家闻之大怒,疑心城中有内应,又愤于平壤之败,便次日下令,将汉城百姓杀了个毛干爪净,焚烧公私馆舍,这倒有点像二战时“华沙起义”的结局。

柳成龙连请如松急速进兵,如松思虑数日,才于廿五日率大军渡过临津江,进驻坡州城,明朝、朝鲜共两万人马集结待命。此时,得到朝鲜难民的消息:汉城已空无一人,倭军听说天兵南下,皆吓得屁滚尿流,逃走了。如松遂令查大受、鲜军将领高彦伯及数百骑南下,打探开城至汉城之间的道路。

大受所部行至碧蹄馆以南的砺石岭时,正遇上前野长康、加藤光泰所率数百人的侦察小队。大受这下来了精神,大刀一挥,冲入敌阵,倭兵弃尸百余具后仓惶南逃,明军亦有伤亡,退至碧蹄馆。翻译张某道:“平壤一役尽斩倭贼精锐,所存者老幼寡弱,不足虑也”,如松信之。廿六日,他仅率本部家丁千余骑引援。行至惠阴岭时,只听坐骑一声长啸,前腿直立,如松措手不及,被摔个蛤蟆翻身,四脚朝天。众人急忙将如松从地上扶起,掸去尘土,如松跳上战马,继续前进。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得到明军进驻坡州城的消息,秀家急忙召开军议,道:“明军携平壤大捷之威,顺势南下,夺开城,进坡州。各位咸至汉城,自当同心协力与之决一死战,何人可为先阵?”,众人商量一番后,皆言道:“立花宗茂足可胜任,其父高桥绍运、养父立花道雪合称‘大友双璧’,宗茂又认隆景公为义父,得此三人真传,熟读兵书,战法精通,实乃年轻将领之楷模。太阁殿下称之‘西国无双’,与本多忠胜相比,亦毫不逊色”,隆景道:“俗话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宗茂年轻有为,小小年纪便声名鹊起,实是难得。此次虽吾远征朝鲜,更是屡立战功,可担此重任”。秀家大喜,随后摆出出征朝鲜有来最豪华的阵容:

因隆景之第六军团驻扎碧蹄馆,打头阵的当然是他们;前四个番队由隆景指挥,其中:

一番队:立花宗茂所部三千人马

二番队:小早川隆景所部八千人马

三番队:小早川秀包所部五千人马

四番队:吉川广家所部四千人马

秀家则率领其余各路人马以为后应:

五番队:黑田长政所部五千人马

六番队:石田三成所部五千人马

七番队:加藤光泰所部三千人马

八番队:宇喜多秀家所部八千人马

汉城守备队:小西行长、大友吉统所部一万四千人马

倭军总兵力达五万五千人,高出明、鲜联军两倍有余,在人数上可说是具压倒性优势。

却说,当日晨七时许,宗茂手下五旬老将 十时连久、部将池边永晟及五百倭兵的先锋部队正与大受所部激战于砺石岭。辽东铁骑长年与女真、蒙古作战,骁勇异常,乃精锐中之精锐。不多时,明军便击毙连久、永晟及三百倭兵。大受本以为连久等人和以前一样只是侦察小队,怎料宗茂本队两千余众杀到。明军皆已疲惫不堪,大受无奈,且战且退,此时距开战已两个半时辰。

晨九时许,如松行至砺石岭以北的望客砚,远远望见大受所部盔歪甲斜,带乱袍松,快马疾驰,身后奔来数百倭兵。如松分兵两翼,前往接应。合兵后,与追击倭兵展开厮杀,两军犬牙交错、你来我往,好不畅快。突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