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丝路文学 > 第97章 月光织锦(第2页)

第97章 月光织锦(第2页)

她的艾德莱斯绸裙摆扫过智能地板,激活了埋藏的地屏投影。

无数光斑汇聚成年轻时的她——1957年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起舞的维吾尔少女。

此刻,两个时空的身影在AI的计算下完美重叠,翩翩起舞。

“真的是……真的是我们县的十二木卡姆艺术团!”黄勇从座位上腾身而起,西装前襟不知何时已被泪水浸湿。

当投影中的疏勒乐坊显现时,观众席突然站起个维吾尔族老人:"快看!我爷爷的爷爷就在那幅壁画里奏乐!"

"亚克西!"前排的柯尔克孜族牧民突然起身喝彩,镶银的腰带在灯光下璀璨如星。

这声呼喊点燃了全场,穿校服的维吾尔族少年用手机闪光灯充当荧光棒,穿汉服的小姑娘踩着节拍转圈,飞扬的裙裾与身旁老人的袷袢下摆交织成欢快的旋涡。

当投影中的长安西市与喀什巴扎重叠时,黄勇热泪盈眶。

“从来没想过,丝路竟在喀什变得完整!”黄勇忍不住轻声哽咽道。

而在剧场的另外一侧,文旅局局长正在悄声问身旁的王长辉:“长辉,这台《大唐西域记》的确称得上是视听盛宴,太令人震撼了。只不过,运用了这么多高科技,会不会削弱非遗的本质?”

王长辉笑道:“局长,非遗并非只能陈旧、古老,我们还得用科技给它插上双翅,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王长辉话音刚落,舞台上的西安舞者就如同电影《十面埋伏》中的情景一样,用水袖敲响了达甫鼓。

鼓声震天,舞台穹顶突然投射出公元790年的乐舞全息影像——那正是十二木卡姆与唐乐交融的原始形态。

"这是历史的复调。"王长辉略显激动的声音夹杂着电子混响,补充道,"非遗从来不是标本,而是活着的河床。"

“处长,你看看这个。”文旅局宣传科长一路小跑来到王长辉身旁,拿出了一台平板电脑,上面的柱状图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增长。

“我们的检测数据显示,广场周边五公里内的手机信号激增了500%!抖音#喀什古城《大唐西域记》沉浸舞剧#话题下,已经有了上百个短视频!还有几十个网红正在场内直播!”宣传科长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彩。

王长辉连忙掏出手机,打开直播,正好看见有个头戴花帽的维吾尔女孩正用流利的汉语解说道:"大家注意看这段赛乃姆节奏,对应着唐代燕乐的大食调。。。。。。"

当舞剧最后一幕的最后一声电子箜篌的余韵消散时,全场观众席的智能座椅突然释放出沙漠玫瑰的香气,那是用分子料理技术还原的古代香料。

在全体起立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十二木卡姆艺术团的老艺术家们身着靛青色仿唐圆领袍从幕后缓缓走出,和舞者们站在了一起。

他们笑容满面地朝着台下深深鞠躬,迎来了更为澎湃的掌声。

黄勇从未见过县里艺术团的老人们如此兴高采烈,忍不住再次垂泪。

"黄书记现在觉得,这条船如何?能否从莎句的小流之中,驶入全国的汪洋大海?!"王长辉幽灵般的声音贴着黄勇的耳畔响起。

“你小子……不得不说,干得漂亮!想不到我们自己艺术团的人,对我这个父母官,口风还这么紧!”黄勇扭过头去,快速擦掉脸颊上的泪滴,随即笑着说道。

“五天以后,那就扬帆起航吧,第一站,上海!”王长辉在胸前握紧了拳头。

月光将王长辉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望向广场上迟迟不散的人群,汉族老人正教维吾尔族孩子比划水袖动作,几个法国游客围着阿迪力学弹热瓦普。

十二木卡姆的旋律在夜市炊烟中若隐若现,与馕坑里飘出的焦香纠缠着升上星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