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村唯一的读书人,姜元衡。
不但书读的好,这捕猎、农事、工匠也样样精通,是个大才!”
刘诚好不容易遇到个姜元衡这样能给自己长脸的人才,自然是可着劲的夸。
这一夸不要紧,让姜元衡心里直喊苦。
本来自己就不喜麻烦,就想陪着穆清兰闷声发大财。
不到一定地步,自己是绝对不想接触这些官面上的人的。
“哦?照你这么说,这姜元衡可是个文武全才啊!”
县令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姜元衡。
“嗯,确实有股儒雅之气,长得也英俊。”
县令沉思片刻,笑着示意姜元衡到自己左手边的椅子上坐下。
姜元衡先看了眼刘诚,见对方微微点头,当即向县令施了个书生礼。
“学生惭愧,读了多年圣贤书,却还未曾有功名在身,不敢在您面前座谈。”
县令闻言,笑意更盛,点头扶须道:
“本县看你不过弱冠之年,此等年岁,无功名在身正常不过。
你只管入座,本县要问些事情。”
客套话说到位了,县令也再度邀请,姜元衡就不能再谦虚了。
再次行礼后,姜元衡略微欠身,半个屁股挨着椅子面,算是入座了。
这个姿势说是坐,实际上就是半蹲,虽然难受,但古人就兴这个。
这也是姜元衡不想太早接触官场的原因之一,没地位的时候,和这些人相处太累。
姜元衡初来乍到,实力低微,自然不会这个时候在县令面前露怯。
“嗯,好!大有前途啊!”
县令自从见了姜元衡开始,从颜值到言语行动,怎么看怎么顺眼。
脸上的笑容也有七分真。
“本县姓李,单名一个璨。
今日偶然听到门外有善观察猛虎习性,并能以虎穽轻松捕虎的能人前来揭榜领赏。
心中佩服,这才令师爷去请几位,没成想竟是多年同僚刘诚村里的人。”
看了刘诚一眼,县令继续道:
“本想着是个背弓挎剑的猎户,没想到居然是元衡这般年轻俊美的书生。”
“方才元衡既然提起功名,那你是否有意参加明年春闱?”
姜元衡见县令绕来绕去,竟突然问自己是否参加科举,不由一愣。
刘诚对县令的心思比较了解,知道县令是看上姜元衡在科举一途的潜力了,不由心中暗喜。
“县令大人说笑了,天下读书人,哪个不是寒窗苦读只为赶考博取功名?
元衡是我们村唯一的读书人,三年一度的院试,自然是不能错过。”
闻言,县令看向姜元衡。
刘诚都那么说了,姜元衡再否认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