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电站,我们认识了水电站长革命别克。接下来,又认识了职工解放别克。
对这种有时代烙印的名字,我感到有趣极了。于是大家就此话题谈论了许久。
在我们当地,我认识好几个叫“革命”的哈萨克人,他们出生时统统赶上了“文革”。
一般来说,叫“革命别克”的,上面还会有一个兄弟叫“文化别克”。
若是女性,“革命”之后则会加上“古丽”。“革命古丽”,革命之花。
“古丽”是花的意思。正如“别克”是哈萨克男性名字的常见后缀,“古丽”就是女性名字的后缀。
但有时候姑娘的名字里也会出现“别克”。我的好友二娇曾告诉我,她认识一个哈萨克姑娘就叫别克炸弹……她的哥哥叫别克坦克,她弟弟叫别克火箭。真的。
多么火爆的一家人。
可想那个年代,大家的情绪多么激昂。连偏远的阿勒泰牧场都没躲过那场时代震荡。
我还认识一个“劳动别克”,这个就质朴了许多。
另外还有一个叫“工作别克”。
以上所说的“劳动”啊“工作”啊“革命”啊“炸弹”啊之类,统统都是汉语,不是音译也不是意译。我猜这也是牧人们对汉语以及汉语世界最初的接受吧。
汉族人名里的时代痕迹就更强烈了。我叔叔有一个亲戚叫“清理”——清理阶级队伍时出生的。
另外我曾听人说过,有一个人叫“分队”,生于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年代。
他出生不久,他家邻居也得了一小孩,便随着他叫了“单干”——分完队不就开始单干了吗?
唉,只能说,这些父母取名的随意性太强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妈给我取名,可是一点也不随意。她绞尽脑汁,翻烂了字典,非要取一个与众不同,天下无双的名字不可……
结果呢,就取了“李娟”。
我在牧场上生活时,听说有一放羊的老头儿,名字叫什么忘了,但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则是“擀面杖”。
还有一个牧人叫作“第六个财主”。不知他上面是否还有五个财主。
这俩名字与时代无关,仍然很有趣。
唉!这种话题真是越聊越兴奋。于是大家你一段我一段,分享了许多各自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