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常家庄的村长照看着,姜昕这一家才不至于被吃绝户。
村长也是退伍的老兵,看着新华他爸长大的,再加上新华是烈士之后,村长平时见到新华就给他塞糖吃。
新华还小的时候姜昕带他虽然累了些,但也好带。
但自从新华年纪再大点,跟别家的孩子开始一起玩儿,他就老是被欺负,甚至因为姜昕给他拾掇得干净些,就被狗娃儿兄弟俩说成是娘儿们。
新华气的要跟他们打架,却反过来被他俩给打了一顿。
那次新华的眼都被打肿了,嘴角渗着血,把姜昕给吓坏了,赶紧带到镇上的医院里瞧了瞧。
老村长知道以后,气的带着人到狗娃儿家跟人理论。
从那以后,村里边儿的小孩都被父母教育着,不能欺负新华,实在不行就绕着他走。
新华也只能跟他同年龄的小女生们玩儿。
姜昕看着心里着急,她不是没上过学的农村妇女,只觉得孩子好好活着长大就行了。
她害怕因为父亲这个角色的缺失,会叫新华越来越胆小怯懦。
从新华两三岁开始,就有很多做媒的来她家要给她说亲,姜昕从来都是排斥的态度要将人撵走,她还没能从新华他爸牺牲的阴影里走出来。
但自从出了狗娃儿那事以后,姜昕才开始犹豫,家里没个顶事儿的人,是真的不行。
特别是知道村子里面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背着大人喊新华是没爹的孩子,姜昕才忍不下去,带着新华一个个登门,去找那几个孩子的家里人。
早些年新华他爸在的时候,把姜昕照顾的妥妥贴贴的,姜昕的性子也被娇养的温柔似水。
可自从他没了以后,一个寡妇拉扯着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受了无数的委屈,姜昕也只能扯着烈士家属的旗子,在这穷山恶水里立起来。
放下手里的照片,姜昕抬头,透过窗户看着漆黑的天空上挂着的圆月,还有四周的点点繁星,她真的要带着儿子在这乡下过一辈子吗。
其实在姜昕生下新华的时候,就已经和新华他爸商量好了。
等他退伍转业,直接在城里落了户口,到时候再找人通过关系把姜昕也弄到纺织厂里,一家人就都生活在城里了,新华上学也能在城里上。
可他没了以后,姜昕带着年幼的儿子,不敢脱离熟悉的常家庄,这儿虽然有些风言风语,但好歹有老村长在,他们也不敢太过分。
可到了别的地方就不一样了,不说欺负孤儿寡母的大有人在,就是拐子都防不胜防,更别说姜昕长得这模样,方圆百里这十里八乡都知道她长得多漂亮,不然也不能一直有人上门说媒。
想起今天新华回家,脏兮兮的罩衣,红红的眼眶,姜昕就更加动摇了,她实在是不愿意叫新华在这村里受人排挤,每天在泥窝里打滚,甚至连吃个罐头都偷偷摸摸的不敢叫人知道。
姜昕知道,以她的长相是绝对不愁人嫁的,但要想找个家里条件不错的,能对她和新华好的,最好是没有自已儿子的,就得仔细寻摸了。
姜昕再次深深的看了眼照片上的人,就将照片夹在本里,压在抽屉的最下边了。
什么都没有新华和她自已更重要,她这么些年的坚守,已经对得起他们夫妻之间的这段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