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迁徙回来啦,够早的?
李卫国也有点纳闷,感觉好像比往年早了至少半拉月。
这时候,从水库那边,也飞过来一小帮水老鸦,是在这边越冬的那群,它们也兴奋得哇哇大叫,吵得脑仁疼。
李卫国赶紧跑路,心里却感觉无比轻松:幸不辱命!
随后的几天,陆陆续续的,候鸟北归,估计是它们都惦记着留在这边的幼崽,所以今年普遍回来得要早一些。
这里面,有姿态优雅的丹顶鹤和白鹭,也有体型硕大的天鹅。
而留在这边越冬的天鹅,也渐渐换上雪白的羽毛,丑小鸭终于完成了生命中的蜕变。
李卫国还看到了他最在意的中华秋沙鸭,有十多只的小群落。
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禽鸟,成群结队。
就连王大拿都感觉到不同:“国子,今年这些水鸟怎么好像多了不少?”
确实多了,李卫国估摸着,鸟类也有自己的沟通方式,把这里当成栖息的天堂。
“哎呀,不妙,大大地不妙!”赵广定忽然大叫起来,“这么多鸟,国子,你水库里边的鱼可要遭殃啦!”
李卫国嘴角微微翘起:“没事,咱们供得起。”
李金梅也挺高兴:“以后总算不用给水鸟喂食了。”
她倒不是怕麻烦,主要是天天喂出去那么多鱼,心疼啊。
结果李金梅没高兴上半天儿呢,到了傍晚的时候,那些水鸟就全都飞回来,嘴里发出各种叫声,吵着要吃的。而且里面还混进来不少新飞回来的候鸟,数量更加庞大。
“都吃顺嘴了是吧,自个打食去!”李卫国也有点哭笑不得,拿着柳条棍子,抡得呼呼声响。
李金梅终归有点不舍:“再喂两天吧,等水面彻底化开就好了。”
等喂完之后,那些水鸟又都钻进棚舍里边,看来习惯养成之后,果然不大好改。
李卫国索性也不管了,他开着四轮子,拉着几筐鸡蛋去县城,后面还坐着王大拿,身边放着几副七岔八岔的鹿角。
车上还坐着吴小玉他们几个,是去县里报名参加预考的。
坐在车斗里,已经能够嗅到春天的气息。
道旁的树木,不再像冬天那样死气沉沉;反应最早的是柳条丛,已经微微有些泛黄。
没错,柳条都是先泛黄,长出来毛毛狗,然后才开始发绿叶。
在单调了一个冬天之后,柳条丛映入眼里,感觉充满生机。
毛毛狗也是小娃子们的玩具,摘下来之后,放到炕席上,然后轻轻挠动炕席,绒毛受到震动,就会一点一点向前挪动,这大概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
等到柳条刚刚冒出小小的嫩芽之后,那孩子们就更高兴了。
撅一根柳条,用手轻轻一拧,柳条的外皮就会和里面的芯子分离,然后一路拧下去,最后轻轻一抽,就把里面的芯子抽出来,只剩下一层外皮。
把外皮修剪一番之后,前端修理出来一个小舌头,就可以放在嘴里吹,娃子们把这个称作吹叫叫。
比较粗的,吹起来声音低沉,哞哞跟老牛叫似的。
细一些的,则声音比较清脆,吱吱的。
现在的孩子们,基本没有买来的玩具,想玩啥,都是自己动手,从大自然里面获取。
四轮子一路突突突的,先开到罐头厂,既然来县城,李卫国当然也要来这转一圈。
“国子来啦。”岳建国热情地迎接李卫国,至于田大贵,已经带人去岛国那边联系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