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初步入手工程,只能从前者下手。
从后天法入先天法,从有为法入无为法。
从前者下手,故精不可漏,气不可漏,神不可漏;精不可伤,气不可伤,神不可伤;精不可摇,气不可摇,神不可摇。此为养形、养命、养寿之三大要素!
李悟又不是猴子那种天生圣人,底蕴雄浑。
只能先尝试着修行后天之精气神来入手。
大致步骤,无外乎是以此三宝为基础、为材料。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一贯工程后,收摄后天之精气神三宝归于中宫(脐内丹田),以玄关一窍立基敛藏神炁,行抱元守一之诀。
李悟修炼后天之精气神,花了八年才踏入炼虚合道,便着手从后天入先天,修炼先天之精气神。
丹道修炼,贵在收积虚空中清灵之气(即先天一气)于身中,然后将吾人之神与此气配合炼养之,为时既久,则神气打成一片,合为一体,而大丹始成。
而神是心中的主宰。
因它有灵明知觉,所以称为神。
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
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禀之性也!
有神在身,一往一来,失之必乱,治之心全。
而神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在混沌无知无觉中,忽然有一点灵光发现,就是元神,先天之神。
又名知觉之神,为有知有觉之后天之神。
“凡人视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别,此为性光。如镜之无心而照也,如水之无心而鉴也。少倾,即为识光,以其有分别也。镜有影,已无镜矣;水有象,已非水矣;光有识,尚何光哉?”
元、识之分别可显然而见了。
元神与识神的关系,以树来类比,识神为枝叶,亦为树干,而元神则独为根也。枝干现于地上,根蒂藏于地下。欲知其本,需掘地。地者,长养万物,也收藏万物。
气来入身谓之生,为何独言气?先天之气,体一涵三。神去离形谓之死,为何独言死?形体凋敝,精气耗尽,所以神去。
而识神的运用,都是在元神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人见着识神,就见不着元神了。
一个形象的比喻,便是把识神比作人偶,玄关比作扯人偶的线,那么元神就是扯人偶的人了。
平常,人只能看见人偶,少有人能看见扯人偶的线,能看见人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李悟反复默念着着。
短短两句话,却是蕴含着内丹功法的重要进阶步骤。
金乌和蛇,是元神的代称。
玉兔和龟,是元气的代称。
在元神显现后,用意念引导元神,使之和肾中的“元气”逐渐相结合而成内丹。
这里的肾,是一个抽象概念,不是说人的两个腰子,而是侧重于元气的储藏功能。
而炼神的目的,便是将后天之神,即“识神”回到我之元神上来。
“不过这‘炼神’,可不是那么容易呀。”
折腾了一晚上,李悟也真的有些乏困了,故而宽衣解带,躺在床上,却没有马上入睡。
“能有灵光闪动,我也勉强算是修行小有所成了吧。”
“来到这方世界十三年,我也该出去走走了。”
李悟思考着,打开了自己脑海中久未开启的系统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