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抗战之新军阀 > 第 46章 战前六(第1页)

第 46章 战前六(第1页)

在阎锡山主持召开的晋绥军高级军官集体会议上,李志坚被阎锡山特别通知参与,这种会议他一个少将本来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是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讲防空,他现在还兼着太原兵工厂的帮办,所以被特别通知参加会议。

在阎锡山提到如何加强山西的防空能力时,参会的众人对于防空这方面都属于门外汉,之前的国内战争很少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当初有些比较多飞机的东北军,实际也玩不好空军,在作战中还是以地面作战为主。

不过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面对日军,防空绝对是不可绕过的问题,日军有几千架飞机,连航空母舰都有好几艘,在列强里面都属于实力派。按照当下普世的认知,想要保证绝对的防空权,最好是有足够的战斗机。晋绥军的航空队已经组建了很多年,但是实力一直都非常弱,根本没有几架能用的飞机,这方面的实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志坚也从来没有就这方面说过一个字,现在各国对于出口战斗机都比较敏感,不光价格非常高,还受到诸多限制,买回来的飞机也未必是最先进的,后面还涉及配套的因素。

以现在晋绥军的财力,买几十架回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买回来哪国的飞机都容易被贴上亲哪个国家的标签,还容易引起日军的警觉,也会让南京中央政府不悦,并且产生觊觎,几十架飞机对于战局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各方面来讲,扩大晋绥军的航空队都是弊大于利。

阎锡山也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后期对航空队并没有多投入,宁可从法国买一些小坦克回来,也没有买飞机。不过如果是城市防空的话,李志坚想到了德国使用过的一种方式——那就是建设防空塔。

面对场面的冷清,李志坚也不再为避嫌而刻意低调,在众人不发言时站了起来。

看见李志坚主动站起来,阎锡山也很高兴,以他对李志坚的了解,李志坚从来不会做没把握的事,说没把握的话,并且很多时候思维相当超前,常常能给他意外惊喜。于是说道:“振武,你有什么意见,尽管畅所欲言的说,不必有什么顾忌。”

“是,阎公,我这几年看了不少关于国外防空方面的报道,虽说最好的防空手段就是以飞机对飞机,但是我们晋绥军底子薄,没有能力发展大的空军力量,即使将现有的航空队扩大,也容易被中央摘了桃子,不过我们不能放松对航空队人员力量的建设,可以保持低调发展,待时机一到,过于我们也能建设一个强大的空军,虽然不是现在。对于我们晋绥军而言,比较务实的做法是立足于尽可能的利用好地面的防空武器,现在最主要的防备区域是城市和野战工事,城市防空又以太原防空为最重要,野战防空到时候可以随机应变,而城市总不能搬走,所以我们现在最关键要做的就是做好太原等城市的防空,现在我们引进的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射程太近,对于日军的高空轰炸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必须还要想办法引进一些大口径的防空炮,同时在太原我们可以建设一些专门的防空塔,这种塔要建的达到30至50多米高,还要做够的大,在上面至少要布置八门以上的防空炮,一做瞭望用,二是在高处塔上进行射击,效果会更好,三是可以在上面平时备一些防空气球,在敌机到达时升空,阻碍敌机的随意轰炸。”

“振武,这种防空塔要多久可以建成,并且要建多少才够用?”阎锡山开口问道。

“阎公,这种防御属于被动防御,建上只能增加防空的效果,理论上是越多越好,但是我们从成本上并不能建设太多,暂时只要在一个方向建上两座,这样全城暂时先建8座,这样最少敌机从哪个方向过来,都不能肆无忌惮的轰炸。至于要用多久,太原现在有足够的水泥和建设用砖产量,只要人手够用的话,应该几个月就可以了。”

“建防空塔这个事情下来后各个部门论证一下,如果合适的话就马上上马,志坚,意见是你提出来的,就由你来主抓,星如,你负责配合,帮助振武把这个事情做好。振武,我们还要想办法从国外引进一些大口径的防空炮,20毫米的射程的确还是太小,对轰炸机的威胁不够。”

“是,阎公。”杨爱源和李志坚同时答道。

在会后,经过几天的多部门联合论证,最后的结论是建设李志坚所建言的防控塔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完全有建设的必要,于是上报给阎锡山,阎锡山在会上听李志坚说过后就比较心动,只是怕决策太过贸然产生一些后遗症,所以让其他部门论证,现在论证后的结论也是可以建设,就立马批准让李志坚负责建设。

经过李志坚和相关技术人员的详细论证,最终决定修建四边形的防控塔,塔的高度定在35米,即十层楼左右的高度,边长十五米,在最顶端稍微有点飘空,边长达到20米。塔内分几层,在下面几层属于碉堡,用于地面防御,并建有驻防人员的住处,整个塔有几十个房间,可以驻防几百人,在东西各留下一个门,可以进出防空炮,在塔建成后,防空炮等武器进入塔中央,然后吊装上塔顶,在塔顶建设火炮掩体,至少可以抵御50公斤的防空炸弹轰炸。暂时先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共建4座,这四座塔都是在部队的驻地之中,时间允许的话再建4座。李志坚选择的在这些防空塔上布置的火炮是博福斯40毫米高炮,这个是可以购买到的最大口径防空炮。在图纸制作好之后,李志坚准备在冬季就开工建设,他知道明年日军就要进犯,现在的时间非常紧迫,4个防空塔直接同步进行建设。为了节省时间,李志坚让制砖厂直接制作大尺寸的红砖,并且就在防控塔的工地周围制作,材料尽可能的就地取材,减少运输的压力。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天气太冷,水泥完全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了建设的质量,最终被迫无奈只能暂停建设,先准备各种建筑材料,待来年天气暖和之后再开工。

虽然无法马上开工建设防空塔,但是不妨碍向瑞典博福斯公司下了64门40毫米口径高炮及配套1万发炮弹的订单,在合同中特意约定要求务必在半年内交货。同时李志坚还让李守义在美国也积极寻求引进飞机和防空炮,现在晋绥军的防空压力是非常大的,有多少这方面的武器都可以消化的了,不过飞机是用来研究的,美国的战斗力是二战中最均衡的,通过研究来给晋绥军的战斗机研制打下一些基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