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往事并不如烟作文 > 第17章 年11月 中央政法干校(第1页)

第17章 年11月 中央政法干校(第1页)

第十七章

1962年11月

北京木樨地中央政法干校

跟着于老头学习,让田之雄每一天都妙趣横生。

老师从来不正襟危坐地给他授课,每天带着田之雄到处溜达,甚至在大街上乱逛,溜达累了便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教学内容就是听老于头讲故事。

他对他老师的过去产生了浓厚兴趣,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把各种事件的细节讲得头头是道,如临其境?是什么样的阅历让他举起例子来如数家珍?这些例子有国民党军统的、中统的,也有美国中情局的和更早的战略情报局的,有苏联格鲁乌的、克格勃的。

学习方法也是田之雄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通常是于老师讲个故事,然后出几个问题让田之雄思考后回答,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行动失败;或者让田之雄设身处地化身当事人,面对当时的情形如何判断,如何决策,如何找到对手的破绽。而最让田之雄深深敬佩的是,看似错综复杂的事件,他老师三言两语就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并从多个角度剖析出原因。

一天吃完晚饭,老师带着他在运动场转圈散步,信口讲起军统刺杀汪精卫的一段往事。

1938年12月,汪精卫等一行人从重庆逃到越南河内,并公开发表叛国投日的电报。蒋介石密令戴笠暗杀汪精卫。为此,戴笠组织军统得力骨干,组建了特别行动组,以号称“军统第一杀手”的陈恭澍为组长,还有戴笠的贴身护卫王鲁翘、军统教官余乐醒等共十八人,号称“十八罗汉”。戴笠亲自在香港的临时指挥中心坐镇,并将武器迅速运到河内的军统站。

经过特别行动组的侦察,得知汪精卫全家住在河内南朗街27号的一幢独立小楼。在往面包投毒、在浴室里放毒气、在外出途中截杀等几次行动未果的情况下,陈恭澍担心已打草惊蛇,故决定在1939年3月20日夜发动突袭式强攻,闯入27号院,武力刺杀汪精卫。

当夜,陈恭澍亲自开车并坐镇车内指挥,由王鲁翘、唐英杰二人翻墙入户刺杀,另外四人担任外围策应。行动开始,王、唐二人直奔汪精卫住的北屋卧室,却发现门从里面反锁,根本撞不开,于是便用斧子把门劈开一个洞,借着屋内的灯光向屋内的一男一女连开数枪后匆忙撤离。守在外面的陈恭澍等人,听到院里枪声、人声大作,极为紧张,见王、唐二人撤出便开车飞驰而去。

直到次日,内线传来情报,告知汪精卫夫妇安然无恙,被射杀的是汪的秘书曾仲鸣夫妇。原来曾仲鸣夫妇住在郊外旅馆,当夜才搬进27号院,汪精卫把主卧室让给了曾仲鸣夫妇。阴差阳错导致行动失败。

故事让老师讲得绘声绘色,田之雄听得津津有味。

于鼎话音一转,问田之雄:“你给我分析分析,第一、此次行动的组织能力怎么样?第二、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不够好?第三、行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经过几天来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加上十几年来实践工作经验沉淀和反思,让田之雄的思维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观,懂得了一些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他胸有成竹地答道:“第一、该次行动组织严密,后勤保障充分,情报获取渠道畅通,这些都是做的好的;第二、现场指挥也就是组长,稍显急躁,体现在两个地方,其一是在决定突袭前没有再次核实目标,导致曾夫妇搬进去并换房间的情况没有掌握;其二是杀手撤出后,组长没有核实目标是否死亡便匆忙率众撤退;第三、我认为有两个因素导致行动失败,一是对情报的确切掌握和核实;二是细节把握出了问题。应该除了第一组两人突击外,再加派两人作为第二组一同进入楼内,一方面作为第一组的掩护和策应,另一方面一旦第一组失手还可以组织第二次突击,毕竟楼不大,人手够,时间也够用。”

田之雄望了望专心听的老师,又摇摇头补充道:“射杀后,连门都没进去,射杀目标也没有确认,太不冷静了。这次失败不仅让前面的充分组织工作白忙乎一场,更要命的是会为今后的行动增加许多难度,因为目标警觉了。”

于鼎的小眼睛里浮现出一丝笑意:“孺子可教!”又问了一句:“你的上司是不是陈振忠?”

“对呀,他一直是我们处长,我的好些想问题的方法都是他言传身教的。”

“嗯,陈振忠思维缜密,你应该好好向他学。”

“怎么老师也给他上过课?”

“哈哈哈”于鼎大笑起来:“小子,你以后应该叫我师爷!”

于鼎点评道:“你刚才的分析大致不离谱,但我真正欣赏的是你居然拓展了我的问题,不仅提出了解决方案,还预料了可能产生的后果。不错,小子。”

他收敛起笑容又说:“的确,汪精卫到南京后,军统又策划了几次暗杀计划,都失败了,有两名少将级的特工被76号处决了,一个叫戴星炳,一个叫吴赓恕,都是在细节上出了问题。这就是我今天要给你讲的课,务必要重视细节,这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教训!军统里也不都是反共反人民的大特务,也有为国牺牲的烈士。不光是针对汪精卫,军统局还曾对汪伪政府的许多高官和大汉奸进行了很多暗杀行动,对汉奸卖国贼起到了震慑作用,为国人拍手称快,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大量的特工人员以身殉国或者被捕。这些特工都是受过训练的,他们本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却在总部的强硬命令下像飞蛾扑火一样牺牲掉了,殊为可惜。有些任务纯粹是戴笠为了取悦老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哪怕代价惨重。由此可见,军统让人传得神乎其神,其实有些工作手法很粗糙,人员构成也是鱼龙混杂,但有一点军统还是头脑清晰的,那就是:秘密工作服从于公开工作;特工任务服从于政治大局。那些特工也是为国家为民族壮烈牺牲的。”说完,抬起头看着满眼星空久久无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田之雄一直有个感觉,觉得于老师以前一定在军统做过地下工作,而且辈分挺高,甚至认识戴星炳、吴赓恕,否则,他怎么会对这些这么熟悉。他很想问问他的老师,最终也没敢开口。

接下来的日子,于老头每天讲的案例也从个案,逐步扩展到战略情报实例,比如“二战”期间进攻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的多渠道获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