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1963年1月19日
香港
莫之英一出启德机场到达出口就看见组里的小周向他挥手。
上了车,小周一边发动车子,一边对坐在副座的莫之英笑嘻嘻地说:“莫组长,您又晋衔又升官,组里的兄弟可都等着您回来请客呢。”
莫之英没好气地回道:“那个小官可是老子用命换回来的,你们这帮小子也眼红?不过,是应该请大家一起大吃一顿,庆祝老子从总部平安归来。明天是腊月二十四,又是礼拜天,你们选地方,我请客!”
小周偷眼瞟了一下满脸不快的莫之英,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他的上司气从何来,不敢再多话。
莫之英在嘉奖仪式的前一天就被叫到局里被整整审问了一天一夜,尽管他来时心里早有准备,还是被审问者居高临下的态度和事无巨细的追问弄得满心不快。本来,在沈之岳召见他后,他深深被沈副局长诚恳的态度和礼贤下士的姿态而感动,可时间刚过两天,局里的另一副面孔就让他心寒不已,让他对嘉奖仪式都有些漠然。尽管这样,他还是尽可能耐心地在讯问中把他与阿雄的成长经历以及说服阿雄跟他一起越境的过程详详细细地叙述了好几遍。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只是担心他的兄弟阿雄。昨天,局里突然通知他,立即赶回香港站。他多问了一句:和田之雄一起走吗?对方只是摇摇头,说奉命只通知他一个人走。
看着熟悉的香港街景,莫之英心情略好了些。他没话找话问小周:“组里没什么事吧?”
小周:“哦,孙组长调走了。”
莫之英跟原来的顶头上司关系不太好,心不在焉地问了句:“调哪儿去了?”
“不知道,站长也没说,他走的时候也没跟组里的兄弟打招呼。”
“哦,站长在吗?”
“在站里等您呢,说是有急事,让我接上您立刻就去见他。”
莫之英走进站长办公室,两个正在一起窃窃私语的脑袋才抬起来。丁站长满面春风地握着莫之英的手:“欢迎我们的英雄归来啊。”田佩瑜略带夸张地敬了个礼:“莫长官好!”,戏谑玩笑间透着点儿酸味。
看着莫之英有些落寞的神情,丁站长以为他是旅途劳累了,顾不得落座便说:“之英啊,我给总部打了两次电话催你回来。事情紧急,你不要休息了,有两件事情马上要办。”
莫之英打醒精神立正道:“站长请吩咐!”
丁守拙拍着肩膀:“好样的!来,坐坐。第一件事是与内线接头的事,这件事情局里催得紧,前两天我已经把人派出去了,你不用管了;哦,站里新成立了大陆研究组,由佩瑜先任代组长,这件事就由他负责;第二件事由你全权负责,马上在本港租五到六个安全仓库,局里很快要运一些特种器材来。不要用我们站现有的仓库,你对香港熟悉,与黑道白道都有交情,你马上选好址,选好后让我看一下,然后用掩护身份尽快租下来。明白了吗?”
莫之英站起身:“明白,我马上去办。”
回到组里,他坐到以前孙组长的办公桌上,吩咐手下,把办公桌上的原来孙组长用的东西通通扔了,然后在桌上铺开一张硕大的香港地图,细细地研究起来。
他点起一根烟盯着地图思考起来,在香烟抽完之前他很快就确立了几个原则:第一、交通要方便;第二、最好在仓库区或工业区,这样不管何时装货卸货都不会引起注意;第三、分布较广,避免一处出事殃及其他;第四、有一到两处靠近码头,便于偷运的船只卸货。剩下的就是用什么名目去租和租多久的问题了。
他拿起红笔在图上圈了几个圈,便匆匆找站长汇报去了。
丁守拙很满意莫之英的周全想法和对仓库的选址,下午就让他和小周开车出去落实租仓库的事情。
自从田之雄跑过来后,有如神助,香港站的工作变得事事如意。除了回总部立功获奖,并作为有功人员蒙国经先生接见外,与叶局长、沈副局长的两次谈话,仿佛让丁守拙的事业前景豁然开朗。
情报局少将衔的资深人物不是“复兴社”时期的就是老军统,像他这样从警宪和军队转行的,几乎没有。承蒙郑介民先生赏识,提携他做了香港站站长,可郑先生倏忽早逝,让他失去了靠山。本来他对仕途的进步有些心灰意冷了,对工作也有些得过且过,可“田之雄事件”一下让香港站和他变成了耀眼的明星。相比那枚“三等云麾勋章”,他更看重的是叶局长、沈副局长与他分别进行的两次密谈。
两位局长不仅向他透露了惊人的“湘江计划”,还明确香港站作为实施计划的后方基地和中转基地。如果这一计划能顺利成功的话,势必将让香港站再次成为世界情报界瞩目的焦点。
自从小蒋统一掌管情治系统以来,统筹协调了诸多的情治单位:国民党大陆工作会、国家安全局、国防部情报局、特种军事情报室、司法部调查局……,避免了过去“军统”和“中统”之间恶斗所产生的内耗,但也可看出,小蒋对过去军统时期的一些鲁莽做法明显是不以为然的。联想到年底前即将召开的“九全大会”,小蒋上位是迟早的事情,对情治系统的改造、重组以至人员调整,应该有很大概率发生。到那时,像他这样非老军统出身的少将,再加上“田之雄事件”和“湘江计划”光环的加持,更上一层楼应该不是非分之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丁守拙越想越兴奋,他一再在心里提醒自己冷静下来。吃完晚饭,便一个人出门,让冷风吹拂着,在月光下的坡道上信步,仔细琢磨叶局长和沈副局长分别交代的任务。
叶局长与他的密谈是在与沈副局长见面的第二天,叶局长特意把谈话地点选在局本部外面的一间安全屋,没有带任何人来,谈话的主题只有一个:“西江一号”。
叶局长郑重地把“西江一号”的来龙去脉交代给他。指示他,尽快与其取得联系,策应“湘江计划”的实施,今后就由香港站直接管理联系该内线,获取的信息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给叶本人。
“西江一号”本来是一名大学生,抗日战争后期参加了中共领导的东江纵队北江支队,其队伍一直在广东韶关、清远、英德一带活动。在1947年初的一次伏击战中,他本人和十几名队员被俘。那时国共内战已拉开序幕,共军处于弱势,形势不太看好,加之严刑威胁,他意志崩溃了,被保密局广州站策反,并送到重庆训练班受训。恰好叶翔之时任保密局“渝特区”区长,看中了他。次年叶翔之当了保密局行动处处长,便在广东策划了一次在押共党转运途中暴动行动,借行动击毙了除西江一号之外的所有其他游击队员,掩护“西江一号”安全打入原部队。国军从大陆撤退前,叶翔之还找技术总队专门制作了足以乱真的审讯笔录和监狱登记表,混入监狱档案,从侧面证实其被捕后的英勇表现和越狱行为。1948年底,“西江一号”所部改编为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他任北江支队下属第四独立大队的副政委。大陆沦陷后,其部队改编为广东公安总队。大陆开展“镇反运动”后,一些国民党留用人员被遣散,公安机关急需人手,“西江一号”从公安总队调入公安厅工作至今。
谈话中叶局长还得意地说:周恩来当年领导中共情报工作时有句名言:布闲棋冷子;我也布了几招闲棋冷子,只有这个“西江一号”进入了中共的核心要害部门,还当了中层领导。至今十几年了,为保护他,大部分时间都让“西江一号”处于蛰伏状态,期间只启用过两次。一次是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前后;另一次是一年前,为“湘江计划”搜集信息。这次,如果不是“湘江计划”实施在即,广东方面又没有更好的情报来源,我还舍不得唤醒他呢,没准儿过些年他能爬到更高的位置。
叶局长详细告诉他了与“西江一号”的备用联络方式,一再嘱咐他,由他亲自掌握这个关系,严防失密。
他当时向叶局长汇报了沈副局长要求他通过“西江一号”核实田之雄事件真伪,叶局长沉吟了一下,说:“照老沈的要求办,但轻重缓急你心里要有数。”
从这两次谈话,他敏锐地觉察出,两位局长之间的微妙关系。他决心利用好香港站的重要地位,处理好与两位局长的关系,这样不管“九全大会”后谁得势,他都有很大的机会。不过,他风闻小蒋对沈副局长的器重,从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考虑,他内心里也更倾向于沈副局长。
前两天,丁守拙经过慎重考虑,派了外勤的一个老交通员去与“西江一号”联系,这个交通员是粤港两地轮渡上的船员,常往大陆跑,在广州还有亲戚,不容易引起怀疑。按照约定,交通员应该在明天晚上以前回来复命。
喜欢那些往事并不如烟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那些往事并不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