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往事并不如烟作文800字 > 第16章 年10月 木樨地(第1页)

第16章 年10月 木樨地(第1页)

第十六章

1962年10月

北京木樨地中央政法干校

田之雄的宿舍被安排在学校最南头一排灰砖平房的倒数第二间,紧贴着南边的围墙,门口有条基本干涸的水沟,隔着水沟能看见学校的运动场,是学校最荒凉的一隅。南方来的学员们对北京城的东南西北方位没概念,都戏称这里为“北戴河”。

刚住进去的时候,他留心注意到,隔壁一间屋子也收拾干净了,像他住的那间一样,单人床上铺着军绿色的床单,放着军绿色的被子,桌椅台灯一应俱全。其他几间屋子里面堆满了残旧的课桌椅,上面满是灰尘。看来这排平房原来就是存放破烂的仓库。他倒是希望隔壁有人搬进来,这样能至少有个伴儿说说话。

两天以来,他一个人在屋里苦读,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除了去食堂吃饭和早晨起来围着运动场跑四圈,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于老师给他的那堆书和资料上。早、中、晚三餐跟食堂打饭阿姨说的话是他这两天仅仅说过的几句话。

于老师的那句话给他以深深的刺激,他看到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盲点,他都反复诵读,拼命记忆,仿佛漏掉了或记错了就会要他的命。不过,田之雄有一个超越常人的天赋,就是记忆力超强,这也是当年他被省厅看中从县公安局选拔上来的原因之一。只要是他留心去记忆,便肯定能复述出来。

可这么多书,这么宽泛的内容,即便是记忆力超群的他,还是倍感压力。有关对岸情报机构的部分还好说,毕竟他干了十几年的政保,几乎天天与对手打交道,许多情况并不陌生,只是觉得脉络更清晰了。可关于外国的历史和概况,让他头痛不已。之前对这一部分不说一无所知,也的确了解不多,那些陌生的外国人名、地名还有历史事件、经济情况等等,对他而言实在费劲。他试图死记硬背,但收效不大。他实在不明白这些地方跟他的任务有什么关系。

第三天晚上,他仍在书桌前挑灯苦读,忽然隐约听到门外有动静,并闻到淡淡的雪茄香气。于老头!他迫不及待打开房门,果然,隔壁房间灯亮着,他从窗户看见他的老师半倚在床头优哉游哉正抽着烟,瞧着探头探脑的他。

他赶忙进屋,恭敬地叫了声:“于老师!”

于鼎瞪着他:“你什么嗅觉?我躺这儿都抽了半支烟了,你才过来!”

田之雄讪讪地答:“读书读入神了。”

于鼎连身都没起:“读的咋样了?记不住吧。”

“其他还好,就是那些外国的概况记不住。”

于鼎慢慢直起身,语带讥讽:“我就知道!所以提前过来陪太子读书。”

他把烟叼在嘴上,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叠东西扔在桌上:“拿去,给你两天!”

田之雄拿起翻了翻,是一本地图册和一叠白纸,茫然地看着老师。

于鼎不满地瞪着他:“你的悟性跑哪儿去了,我这是教你学习方法,边看书边读图边画,然后把书扔了,再画。”

田之雄恍然大悟,拿着地图和白纸就转身,后面传来老师的吼声:“两天以后就考试啊!”

果不其然,老师的方法确实管用,仅过了两天,田之雄就基本可以扔掉书本,边画出地图边清晰地叙述出要点。

第六天,于鼎拿来一叠考卷,整整让田之雄考了一天。巨大的压力产生了奇迹,田之雄全部通过!连王校长都惊叹不已,于鼎却仍然一副见怪不怪的神情。

考试通过的当天傍晚,于鼎和田之雄并肩坐在门前的沟沿聊天。晚霞洒落在远处的运动场上,一大帮学生正在踢球,隐约能听到他们的笑骂和进球时的欢呼声。跑道上,有一个班的学生在练习擒敌拳,刚劲有力整齐划一的动作让从小习武的田之雄跃跃欲试。

于鼎瞟了一眼,不屑地说:“考完试了,你小子是不是想去跑个一万米或者打两套拳发泄一下啊?”

田之雄:“这几天可把我憋坏了。”

于鼎:“作为一个敌后侦察员,如果你哪天被敌人追着跑一万米,或者靠打南拳才能脱身,那你的任务就彻底失败了,我也就白教你这个学生了。”

田之雄惊奇地问:“于老师您知道我的任务?凌局长告诉您了?”

于鼎:“老凌才没说呢,你一进我办公室说了不到三句话,我就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田之雄心想,这老头也太神了,我的任务只有凌局长、郭厅长、陈处长三个人知道,他怎么能猜出来?

于鼎自顾自地往下说道:“你不是问我是怎么猜出你的任务吗?我告诉你,是分析出来的,我至少能说出五六条依据,想听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