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兄弟你怎么看?”
李世民并未回答杜如晦几人的话,而是扭头看向叶天。
“大家说的没错,如果是别的事情,仁义没有什么坏处,比如党仁弘贪污案,哪怕朝中百官请命诛杀,李世民依旧选择留下他的性命,尤其是他在此期间说的话字字真心,哪怕是百官也为之动容。
可侯君集不一样,他可不仅仅是因为贪财被抓心生不满,而是本性难改!
早年间,李世民就曾让李靖来教授侯君集兵法,本意是想让侯君集能文能武,将来也好成为朝廷的肱股之臣。
怎么说也是玄武门的五功臣之一,自然要多加照顾一些。
不料侯君集跟李靖学习没多久,他就把李靖给告了。
他对李世民说:李靖每次讲到兵法的精妙之处就不继续下去,这是故意藏着,是准备谋反!
得知此事。
李世民自然也第一时间把李靖喊来询问此事。
对此。
李靖自然是见微知著,明白侯君集为何会反咬一口,于是也解释道:不是我要谋反,而是侯君集要谋反,陛下您想,如今大唐一统天下,中原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我教给侯君集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
可他却始终不知足,非要学到所有的兵法,明显是心有异志!
李世民闻言虽然觉得有些道理,但侯君集毕竟是玄武门的功臣,在他心中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心腹,再加上李靖也只是猜测,所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一段时间后。
众人朝后回尚书省,侯君集骑马越过省门数步尚未发觉。
李靖见此便说: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将谋反。
事实证明。
侯君集的确心有异志。
所以哪怕现在侯君集尚未犯下大错,也要严加防范!”
没错。
如果是别的事情,就好比贪污。
哪怕贪的再多,也只是贪财罢了,对朝廷影响其实并没有特别大。
可侯君集这种有可能会造反的武将,稍不留神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
“叶兄弟说的没错,如果陛下还是有疑虑,不如等李靖将军攻打突厥凯旋之后,亲自让李靖将军教授侯君集兵法试探一番,看他是否真的如叶兄弟所言一样。
如果真是如此,到时候陛下也可以借机询问李靖如何处置侯君集。
如果李将军没有发现问题,或许侯君集也只是一时糊涂罢了。”杜如晦第一个说道。
旁边。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闻言都有些意外。
虽然杜如晦这么说也可以,但问题是万一李靖没有发现呢?万一又有别的事情发生呢?
总不能一切都看运气如何吧?
谁知这时杜如晦却暗中给他们使眼色,示意不要继续谈及此事。
见状。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虽然疑惑,但也没有再说什么。
至于魏征?
他现在是真的没话说,而且也认可杜如晦的想法。
侯君集一定要及早防范!
只是当初侯君集是他举荐的,就算陛下相信自已不会造反。
现在他也应该保持距离,免得又把问题转移到自已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