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朱元璋想到朱厚熜面临的文官做大问题,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不无道理。”
一旁的朱标出言问道:“还有吗?”
朱厚熜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太祖爷定下的制度,宗室子弟只能从朝廷获得供养钱粮,无法做其他行业谋生,那么即使只供养前五代,这里面依然有漏洞。”
说完朱厚熜静静地看着朱元璋,想看看这位大明开国皇帝能不能想到其中的问题。
朱元璋闻言陷入沉思,片刻后有些迟疑地问道:“厚熜小子,你的意思是他们会不断的生孩子来获取朝廷更多的供养?”
朱厚熜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太祖爷在给了他们供养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做其他事情的权力。如此一来若是那些亲王或者郡王有可能会为了获取更多的供养,学前汉时期中山靖王那样疯狂地生孩子……”
朱标这时苦笑着说道:“原本以为儿孙为家族开枝散叶是好事,但没想到现在儿孙多了反而是个问题。”
朱厚熜呵呵一笑说道:“问题不在于子孙有多少而在于太祖爷定下的宗室供养制度催生了这种现象。”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咱打下了大明江山,给子孙后代留点家业怎么了?你的皇位就不是咱留下来的家业了?这宗室供养咱是一定要做的,你就说该怎么完善即可。”
朱厚熜笑着说道:“太祖爷莫气,我这不正是给您出主意呢吗?”
朱标这时说道:“嘉靖帝啊,你就直说吧!父皇这也是急了!”
朱厚熜想着前世把他折磨得欲仙欲死的KPI考核以及年终奖制度,笑着说道:“在我看来,为了避免宗室养猪,宗室供养不仅要五世而斩,还要将原本的供养减半甚至减到三分之一,只要保证其基本的温饱即可。另外的供养变成需要一定条件才能获得的赏赐。”
朱标闻言有些不解地问道:“什么意思?”
朱厚熜说道:“人永远是不会满足的,如果是固定的供养,那么拿到这笔钱粮的宗室不会觉得朝廷好,只会觉得这是我应得的,一旦将来拿不到这些,反而会让其心生不满。”
“但若是在公平的条件下获得的奖励,则会让其产生‘我比其他人更优秀’的优越感,并且还有实质的钱粮到手,如此获得这笔奖励的人反而会感激朝廷。”
朱元璋缓缓吐出一个词:“两桃杀三士?”
“太祖爷理解得不错。”
朱厚熜解释道:“首先将宗室的等级从八级降为五级,并且降低了宗室供养的固定开销。如此一来,极大的缓解了朝廷的压力。
然后,朝廷每年拿出一部分赋税来作为年终奖励,这部分赋税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当年赋税的一定比例,它的总量是随着当年税收变化的。”
“这个年终奖励丰年就多些、荒年就少些,避免给朝廷带来过大的负担。”
“同时,藩国对于奖励的获取是由朝廷按照一定的规则,根据各个藩国的贡献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