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素心知道,顾爷爷他们知道她不是顾家亲生的女儿后,不再闹了,只说了一句,我什么都不知道后,就不再说话了。
还是养父母家的哥哥,受不住先招了些事情,以此为突破口,养父母也招出了实情。
当年
顾奶奶和顾爷爷把刚出生的孩子,交给一家姓朱的夫妻手中,并把手中的所有钱财都给了他们,并商定,那场战役结束后就来接孩子。
刚开始或许是对军人的敬畏,或许也是因为顾爷爷给的太多,他们也好好的养了那孩子一段时间。
可是人是会变的,后来他们又生了孩子,失去了照料,那孩子又脏,又笨,没有了孩子样了,时间久了,他们也渐渐失了初心。
对那孩子开始不满了起来,当看谁不满的时候,那人即使是对着你笑,你也会觉得厌烦。
他们对那孩子就是这种感觉,朱母开始对那孩子非打即骂,那孩子也是懂事早,在他们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他们并不是自已的亲生父母,五岁的时候,在一次去赶集的时候自已跑了。
那孩子丢了,朱母根本没当回事,还庆幸家里少了个吃闲饭的,朱父却有些后悔。
找了两天,不仅没找到孩子,还听说了顾爷爷的消息。
他连忙回家跟生母一商量,俩人决定搬家,离开这个谁都熟悉地方,到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地方生活。。
那时候还算乱世,举家逃难的多着呢,他们也不打眼。
他们举家搬到了城里,用顾爷爷给的钱买了个破房子,朱父靠出苦力,朱母靠打零工,他们家在城里还站住了脚。
朱父在城里也一直打听着顾父的消息,越打听越担心,想了想跟朱母商量。
朱母还埋怨着“这死丫头真是麻烦,要我说当年就不应该收养她。”
“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你买房子的时候怎么不这么说,你要是那么个孩子给口吃的就行,能浪费多少?”
“那我也没说不养,谁让她自已没福气,还能走丢了,真是个没用带我。”
父不耐烦听她抱怨,生气地说道:“现在说那个有什么用,现在孩子丢了,人家孩子的亲生父亲还当了官,万一找到了咱们,咱们上哪找孩子赔给人家。”
朱母眼睛突然一亮,仿佛想到了什么好主意:“那赔他一个女儿就行了呗。”
朱父瞪大了眼睛:“那是孩子,不是物件。”
朱母不以为然:“那有什么的,当年他们生完孩子就给咱们了,怎么可能知道孩子长什么样,正好我大姐家招娣跟那孩子差不多大,我大姐夫没了,我大姐养那几个孩子也难,咱们把招娣接过来养几年,就跟邻居说招娣就是当年抱养的孩子不就得了。”
朱父有些迟疑,心中满是担忧:“这,能行吗?”
朱母拍着胸脯保证:“那有什么不行的,我当年亲自看着,那孩子生母在孩子身上做记号,孩子我也照顾了一段时间,我还能不知道?而且那个玉佩一直都在咱们这,那戏曲里不有狸猫换太子这出来戏嘛。”
朱父又问:“那招娣会不会说漏嘴啊?她还那么小。”
朱母冷笑着说:“接过来,我好好教教,她要是不行就换一个呗。”